童老貴正是來找陳揚談“合作”的。
所謂的合作,其實也很簡單,就是互相投對方的票,陳揚和童小龍。
也就是說,你掌握一些絕對可靠的票,我也掌握一些絕對可靠的票,雙方保證各自絕對可靠的票都投給對方。
陳揚和童老貴出自同一個生產小隊,小隊裡不少社員,與雙方的關係都不錯,這部分人可以暫時不管。
童老貴在童姓村民裡頗有威望,至少有上百人,他能做到一呼百應。
透過這上百人,還能影響至少五十人。
童老貴告訴陳揚,他能保證,有一百五十人會聽他的話。
對一個村民小組長來說,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。
陳揚的情況比較複雜,或者說票源非常廣泛。
首先,陳揚爺爺的面子,他有一些老哥哥,關係沒得說。
其次,大妹的人脈關係,她有一大幫小姐妹。
還有,陳家的叔伯兄弟,算起來關係密切的,至少十幾戶四五十人。
此外,父親有幾個朋友,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。
而陳揚最大的人脈資源,是他自己這兩年多來,有意無意建立起來的。
一方面,是陳揚的發小及其家人和親朋,粗算一下,少說也有五六十。
另一方面,也是陳揚的最大依靠,是他透過放貸建立起來的關係網。
至少有一百人向陳揚借過錢,即使按一半計算也有五十人。這五十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和親朋好友,少說也有三百人。
這三百人按一半計算,也是一百五十人。
童老貴說,陳揚要是全發動起來,四百票打底。
陳揚沒有這麼樂觀,他心裡的底數是三百。
如果再把童老貴的一百五十拉過來,加在一起,腰桿就硬了。
其實,這種紙上談兵,沒有一點實際意義。
最多就是一種心理安慰和自我鼓勵。
再說了,離明年初的正式選舉還早著呢。
陳揚決定參加學習培訓。
生意不能中斷,陳揚跑到郵電所,給上海打了一個長途。
老闆娘葉菁讓陳揚放心,這一個月她頂著,讓陳揚安心的把家裡的事辦好。
因為整個公社的改制屬於試點,所以學習培訓班沒放在別的地方,就設在公社的後院。
公社的後院,新起了一道圍牆,地也抹平了,草也除掉了。
上面搭了塑膠棚,用來遮陽擋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