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國樑沒有馬上回答陳揚的問題。
他拿來一些書,用布繩捆在一起,“小陳,你現在是個生意人。生意人應該知道,什麼可以做,什麼不可以做。聽說你喜歡讀書,我把這些書送給你。”
“謝謝你,狄叔,我一定認真學習。”
“這些都是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書。以後有新書出來,我會及時的給你寄過去。”
陳揚再次道謝。
最後,狄國樑說,“民間借貸,自古有之。用哲學的話講,存在的就是合理的。小陳,你明白我的意思嗎?”
“明白,但又不明白。”
“這就對了。”狄國樑說道:“做人做事,最難最難的是分寸,也就是把握一個度,或者叫底線。你分寸把握得好,你就沒有問題。你做得過分了,你就有問題。”
“狄叔,我好像有點明白了。”
狄國樑起身,拍了拍陳揚的肩膀,“搞民間借貸,沒人找你麻煩,你就沒有麻煩,有人找你麻煩,不是麻煩也是麻煩。”
陳揚告辭出來,一邊推著腳踏車,一邊琢磨狄國樑的話。
就是這時,一個人騎著腳踏車,在陳揚面前一閃而過。
咦,馮三立。
沒錯,是馮三立,他怎麼來了?
陳揚瞅著馮三立的背影,在食品公司門口消失。
陳揚腦子轉了轉,立即把腳踏車停在派出所門口,自己朝食品公司跑去。
一回生,二回熟,陳揚悄悄的來到曾主任辦公室附近。
馮三立的腳踏車沒有鈴鐺,陳揚一眼認出,那腳踏車就停在曾主任辦公室門邊。
陳揚斷定,馮三立就在曾主任的辦公室裡。
陳揚看看院子裡沒人,便躡手躡腳的湊到窗邊。
果然,馮三立在向曾主任彙報著什麼。
陳揚聽清了,原來是馮三立搗鬼,他的申請報告才沒有被曾主任批准。
以陳揚的脾氣,就該當場衝進去,把曾馮二人爆揍一頓。
但這裡是人家的地盤。
陳揚退出,騎上腳踏車回家。
路上,陳揚打定主意,不辦養豬場了。
有曾主任和馮三立從中作梗,養豬場即使辦起來,以後的日子也不好過。
賺錢又不是養豬一條路子。
陳揚回到家裡,心裡已有了收拾馮三立的計劃。
這口惡氣必須出,而且越快越好。
對這個馮三立,陳揚還是有點了解的。
馮三立不能離崗,他每天都要去南塘街上,給那些豬肉蓋上藍章,蓋上藍章後的豬肉才能出售。
除了早上忙一些,白天沒有事,就出去打牌耍錢。
晩上是喝酒,要麼出去找人喝,要麼在辦公室一個人喝,總是醉薰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