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揚笑了,“臭小子,越來越聰明瞭。”
“大哥,我是跟著你進步的,我不能太丟你的臉。你放心,咱能賺多少錢,我保證守口如瓶。”
陳揚這才結束談話,“老三,你要是表現好,我漲你的工資。”
二弟還有待成熟,陳揚相信,只要假以時日,二弟一定是個人才。
陳揚的加工廠紅紅火火,發小們常來逗留。就連在外當兵的童小平,都在來信裡提起。
原來,是童小平父親寫信告訴他的。
眾多發小,也就陳揚與童小平保持著書信聯絡。
童小平在南疆立了一等功,現在在某步兵學院讀書,將來畢業了就是軍官。
陳揚為童小平高興,因為從軍戍邊,也曾是他的第一理想。
陳揚也沒忘了另一個好朋友蔡朝陽。
蔡朝陽現在幹得也是風生水起。
接管了日用品廠,兼併了化工廠,蔡朝陽可謂兵強馬壯。
大軍未動,糧草先行。
日用品廠缺少資金,公社出面,從公社信用社貸款一千塊。
一千塊,絕對算是鉅款。
普通老百姓,在信用社一百塊也貸不出來。
有了資金,有了管理權和運營權,蔡朝陽跑去路橋街,做了一番市場調查,回來對產品進行了調整。
工廠重新開工,其中的三種日用品,在路橋那邊的銷路還挺火。
不過,蔡朝陽開拓市場行,內部管理卻不行。
一百三十幾人的日用品廠,人員實在太多了。
蔡朝陽有點懵,想了想後決定向陳揚請教。
不恥下問,也是蔡朝陽的優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