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揚另闢蹊徑,用硬木做模具。
陳揚的模具結構,也與化工廠的不同。
陳揚畫出圖紙,給出尺寸,及其他技術要求。
爺爺當過木工,看得懂。
陳揚準備騰出一間房子,以及前院的三分之一,用來製作肥皂的場地。
陳揚交待爺爺,模具暫做六套。
陳揚還要求,在院子裡製作並安裝四個模具架子。
爺爺不愧是老把式,會做木匠活,還會點石匠活。
家裡有舊房子拆下來的石板,爺爺將四塊石板固定架好,離地五十厘米,方便工作時可坐可站。
再在石板上量好尺寸畫好線,然後鑿好,正好能放下模具。
這些活,包括在院子裡搭棚子,爺爺不讓陳揚插手,都是他親自動手。
現在,陳揚最關心的是王光榮那邊的訊息。
臘月已過一半,陳揚希望,能在春節前敲定合作,春節後立即投入生產。
王光榮也挺絕的,知道陳揚這邊沒有電話,乾脆給陳揚發了一份電報。
“接電速來。”
就四個字,對陳揚來說已經足夠。
臘月十七上午,陳揚急急忙忙的趕到路橋。
王光榮給陳揚一份合同草案。
面對合同,陳揚有點怵了。
這是他平生第一次面對合同。
合同就是契約,一旦簽字畫押,就意味著約束和規矩。
“王哥,這我得好好的琢磨琢磨。”
“哈哈……你應該琢磨,必須琢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