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才在樓下,陳揚聽到三個詞,社辦企業,改變思路,扭虧為盈。
“於主任,是為了公社的幾家社辦企業吧。”
“果然厲害。”於萬青笑著點頭。
童四平哈哈笑道:“我說麼,人才難得。”
陳蔡公社共有六家社辦企業。
建築工程隊,化工廠,日用品廠,磚窯,木器社,食品站。
陳揚聽說過,六家社辦企業,賺錢的只有建築工程隊,不賠不賺的有磚窯、木器社和食品站。
虧損的企業是化工廠和日用品廠。
這些年,賺錢的建築工程隊,與虧損的化工廠和日用品廠,二者相抵,勉強剛好。
在陳揚看來,社辦企業不賠不賺,其實也挺好的。
公社是不賺錢,但起碼有個好處,就是實現了近三百人的就業。
“於主任,你找我是什麼事?”
於萬青說,“你是個聰明人,稍稍一想就明白了。”
陳揚說,“就今天,我與化工廠的蔡朝陽一起,去了一趟路橋街。”
於萬青哦了一聲,“你們去幹什麼?”
“他去推銷化工廠的肥皂。我呢,閒著沒事,在路橋街上瞎逛。”
於萬青點點頭,“小陳,你認為這個蔡朝陽怎麼樣?”
陳揚沉吟了一下,“是個做生意的好手,在很多方面,他比我還強。就在下午,他對我說過他的想法……”
童四平也點了點頭,“我聽人說過,這是一個人精。”
陳揚繼續說,“我認為他的想法是對的,很值得支援。肥皂不要生產了,改為生產其他產品,再拿到路橋市場上去賣,化工廠就能起死回生。”
童四平說,“小陳,你別忘了,咱們已經有日用品廠了。”
“那就合二為一,把倆廠合併唄。”
於萬青問,“小陳,讓你到廠裡來幹,你來不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