轟轟烈烈的創辦《復讀學校》,現在灰頭土臉的捲鋪蓋回家,畢竟是丟人的事。
所以陳揚找黃昏的時候回家,儘量不遇上熟人,特別是村裡人。
晚上吃飯,氣氛有點壓抑。
大家看陳揚臉色不好,都趕緊吃飽走開,只有爺爺還陪著陳揚。
爺爺給大孫子倒酒。
自家釀的米酒早已喝光,這酒是黃酒,也叫老酒,是拿酒票去供銷社門市部買的。
陳揚不習慣喝老酒,幾口入嘴,咳嗽不止。
爺爺笑呵呵的瞅著大孫子。
“揚,你還得練啊。”
陳揚也笑著說,“現在好了。我有錢了,也有時間了,我慢慢的練,狠狠的練。”
爺爺點點頭,“咱家也得安排一下,大丫頭在家操持,二小子還是去當木匠。”
“爺爺,田裡的活,我幫你弄。”
“我還準備養豬。以前只准每家養六隻,現在政策放寬了,可以多養幾隻,我準備先養十隻。”
陳揚說,“爺爺,老三不願去當徒弟,我看就別去了。就讓他留在家裡幫你,除了多養豬,咱還可以多養雞多養鴨麼。”
“也行,也行。”爺爺問陳揚,“揚,你接下來打算乾點啥?”
陳揚想了想,“重操舊業,下河捕魚,爺爺你看看行不?”
“也好,你下河捕魚,我幫你賣魚。”
接連兩天,陳揚都在自家的四畝田裡幹活。
晚稻被破壞,顆粒無收,全部種上小麥,是為了彌補損失。
小麥種子剛剛撒下,不仔細看,難見蹤影。
陳揚要幹兩個大活,先給麥田開排水溝,再給小麥種子蓋上一層稻杆,確保小麥保暖過冬。
爺爺帶著二弟陳平,拉著手拉車,接連幾天趕集,一共買回十二隻豬崽。
後院的豬舍,爺爺早已拾掇好了。
陳揚在田裡幹活,引起了村裡人的議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