幹捕魚這個行當,既要捕得上,也要賣得了。
不僅賣得了,還要賣得快。什麼魚也不能自己養著,因為會養瘦了,會把魚養死。
跟著葉正方一個下午和一個早上,陳揚大概瞭解了賣魚的過程。
一般情況下,哪個集市近,就去哪個集市賣。
價格隨行就市,若想賣得快,也可以批發給行販。那時叫行販,現在叫批發商。
下午捕完魚後,會搶在晚飯時分前先賣一次。魚多的話,第二天早上再去趕集。
根據有關規定,自己捕魚自己賣,就像拿自家的雞蛋到街上去賣,屬於自產自銷,是允許的。
陳揚最關心行情,也就是價格,他讓葉正方做了詳細的介紹。
等陳揚回到家裡,爺爺已把漁船買來。
之所以是爺爺去買,是因為那個集體造船場的負責人,以前也曾當過爺爺的徒弟。
據葉正方說,新漁船要一百塊,現在爺爺只花了八十五塊。
另外還贈送一塊竹簾和一支備用木槳,及一根鐵鏈和一把鎖。
嶄新的漁船就停泊在河邊。
陳揚看了一眼,就喜歡上了這條小漁船。
以後,這就是他的第二個家了。
比葉正方的漁船要大,寬是一米零五,長也有五米五。
相比老式漁船,最大的改進有兩點。一是加了後槳,二是大大增加了載重量。
爺爺告訴陳揚,這條漁船可供兩個人上船。
當天晚上,陳揚怕有人破壞,直接就睡在了船上。
過了一晚,陳揚去衡峰街趕集,買了不少捕魚工具。
三口尼龍漁網,大號中號小號各一口。還有拉釣兩套、一口套網、兩個撈勺。
再跑到竹器市場,買了四個竹編的捕蝦篾籮,和兩個裝魚的魚簍。
還有吃飯的傢伙。陳揚去了供銷社門市部,買了一個煤油爐、一口小鐵鍋、一把鐵飯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