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人忙碌了五六天,才整好煤渣粉。
接下來,爺爺他們開始砸煤石。
而陳揚自己,要想法把煤渣粉賣出去,否則的話,前面做的就都是無用功。
收煤渣與賣煤渣粉是兩個活,都需要放下面子。
高田村就在河的對面,那裡有六個蜊灰窯,負責人陳揚都認識。
與熟人做生意,陳揚更放不下面子。
猶豫了半天,陳揚也沒有下定決心。
還是爺爺瞭解孫子。
吃過午飯,爺爺拿出一條布袋,往布袋裡裝上十來斤煤渣粉。
“揚,你說個價,我去高田村走一趟。”
陳揚不好意思的笑了。
“爺爺,我跟你一起去。”
爺爺笑著問,“咋的,不怕丟了面子?”
“咱哪來的面子啊。”
“好,咱們一起去,下次你再自己去。”
陳揚揹著裝了煤渣粉的布袋,跟著爺爺朝渡口走去。
陳家村位於一個嶼渚上,四面環水,去高田村有路無橋,透過渡船來往。
其實,除了自己的面子問題,陳揚也是在利用爺爺的面子。
在十里八鄉,爺爺算得上德高望重,是一位頗受尊重的老人。
乘著渡船上了岸,再走一百多米就是高田村。
高田村,高田村,不是因為田高,而是因為這個村的人,不是姓高就是姓田。
爺爺突然放慢了腳步。
“爺爺,怎麼了?”
“揚,與高田人做生意,知道該注意什麼問題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