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調查過萊恩銀行背後的勢力,不是那種控制慾極強的勢力,更像是投資型的勢力,也就是隻負責投資,不負責管理公司。
萊恩銀行是他們少數親自管理的公司之一。
徐青最喜歡和這種勢力打交道,錢大家可以一起賺,但公司必須要掌握在徐青的手中。
科爾改變了談判策略,語氣變弱:“徐先生,你好不容易來萊恩銀行一趟,我們怎麼可能不歡迎你,一切都可以談。”
這就對了,誰處在真正的上風大家都清楚,真正的上風不是隻用語言就能決定的,最根本還是雙方的底氣。
萊恩銀行的底氣很足,徐青的底氣更足,因為徐青知道他們和自己談判的真正目的。
談判就是這樣,瞭解到對方真正的目的,就能做出更好的應對。
如果萊恩銀行的真正目的不是想要徐青公司的股份,徐青反而難辦了。
“科爾先生,你知道三大集團15%的股份價值多少錢嗎?”徐青問道。
科爾當然知道,毫不猶豫的說道:“按照目前三大集團的估值,15%的股份價值70多億美元左右。”
徐青繼續問道:“那麼三大集團公司的發展潛力你知道嗎?”
這個科爾也知道,但科爾不能說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他們非常看好,只能這樣說:“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很不錯,在全球所有公司中屬於優秀的行列。”
其實他背後的勢力,對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的評價是全球最優秀的,科爾說的這句話打了個折扣。
“很不錯?”徐青笑了笑:“評價還行,那麼萊恩銀行和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哪個更大?”
科爾蛋疼了,毫無疑問,肯定是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更大,遠遠超過萊恩銀行。
科爾沒想到徐青一個還沒有大學畢業的小傢伙,說話方式這麼犀利,問的問題個個精準插在他的心臟。
一旦他回答了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比萊恩銀行大,他能想象徐青接下來的話是什麼。
但要是回答三大集團的發展潛力比萊恩銀行小,誰也不會相信,誰都知道他在說謊。
原本他還想靠著強硬的態度佔據上風位置,現在看來是自己太天真。
科爾的氣勢已經完全被徐青壓住了,聲音比之前弱了一些回答道:“萊恩銀行的發展潛力比三大集團小一些。”
科爾還在抵抗,承認萊恩銀行的發展潛力更小,但只是小一些。
“小一些?”徐青又笑了笑:“好了,我也不說太多,我的條件是sunlight集團3%的股份,榮耀集團2%的股份,future集團1%的股份。”
科爾聽到徐青的話,目瞪口呆,以三大集團現在的估值,徐青說的股份加在一起的價值是6億多美元。
這跟他們提出的15%的股份相差太大,一個是70多億美元,一個是6億多美元,相差10多倍。
這太欺負人了!
&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