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他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,而且也不讓福布斯刊登他的資產,所以外界很多人以為他的身家才幾億美元,這也是一個低調的人。
現在徐青的利益同盟一共有3個人,就是徐青正在招待的3個人。
雖然徐青的利益同盟人很少,但設定的門檻非常高,不僅要求對方的實力至少能影響一個州,而且徐青對他們的品性也要求很高。
徐青不希望加入利益同盟的人是毫無底線,唯利是圖,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。
雖然絕大多數權勢人物,都非常看重利益,為了達到目的會使用非常多手段,甚至是違反法律,道德的手段。
但有一些人還是有底線的,對利益,對手段都保持了一定的理智。
就目前以徐青的判斷,格拉姆,布朗,傑弗森都符合要求。
當然,徐青不敢百分百保證他們品性好,但目前是沒問題的,如果以後發現問題,徐青隨時可以讓他離開利益同盟。
徐青對利益同盟有絕對控制力,所有大事都由徐青做決定,加入利益同盟的人有建議權,但聽不聽取決於徐青。
這個要求聽起來是不是很過分?那些權勢人物又怎麼會同意加入徐青的利益同盟?
原因不復雜,因為徐青和他們不是上下級的關係,如果他們不同意徐青在利益同盟做的決定,隨時可以選擇離開。
也就是說,徐青可以做任何決定,但聽不聽取決於他們。
然後徐青給他們每人每年保底一億美元的收入,並且每年收入的增長率在要達到30%以上。
當然,收入是有封頂,增長率不可能無限增長下去,每人每年最多100億美元的收入。
這個封頂數字徐青預計很難達到,可以一直都不會碰到封頂。
封頂數字也不是一直不變,會在每年的年初根據上一年的情況,設定當年的封頂數字。
對於加入徐青的利益同盟的人來說,他們之所以加入,純粹就是為了利益,徐青能帶著他們賺錢,他們才懶得做決定。
他們自身的事情就很多,不會花太多精力在利益同盟上。
只要徐青能一直帶他們賺錢,他們願意當一個“啞巴”
如果徐青不能帶他們賺錢,他們也會選擇離開。
徐青看著格拉姆他們,這是徐青第一次和他們聚在一起開會,利益同盟也在今年正式啟動。
也就是說,徐青今年要給他們每人保底一億美元的收入。
那問題又來了,徐青是在送錢給他們嗎。
不,雙方就是互惠互利的關係。
徐青給他們帶來利益,他們給徐青在開拓業務時提供便利,在遇到危機時提供幫助。
其實雙方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牢固,他們隨時都可能離開利益同盟。
但這仍然是一個好辦法,無論在哪裡,利益才是永恆的這句話都是真理。
徐青給他們帶來的利益越大,他們和徐青的關係就越牢固。
當他們自身的產業都和徐青有利益聯絡的時候,雙方的關係牢固到可怕。
&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