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納特對這個宣告感到不解,因為以當時的情況,這樣公式化的宣告是沒有效果的,要真正有力的解釋才有用。
當時徐青當吉納特照做就是,沒多說什麼,他想讓那些言論多飛一會兒。
距離那些最初的言論已經過去了10多天,這段時間,那些人依然在各個渠道發表對卡尼集團的不滿言論。
本來那些人只是隨便抱怨了一下,被公司辭退很正常,大不了再找個工作就是了。
但沒想到的是,一開始是幾個人抱怨,然後這幾個人被媒體找上門,說是可能免費幫他們報道這些言論,給卡尼集團壓力,說不定會給補償。
那些人一聽覺得這樣還不錯,於是同意了媒體的報道,媒體還讓他們聯絡其他被辭退的人,說更多關於卡尼集團的不滿。
那些人不是白痴,看到這樣的情況,就知道有人想借此對卡尼集團發難,或者更準確的說,對徐青發難。
那些人是有些害怕的,卡尼集團和徐青的勢力對他們來說,無比龐大,雙方之間就像螞蟻和大象,要是被徐青找麻煩,就太慘了。
後來,這些人見到一個人,那個人對他們表示可以保證安全,並提供職位。
那些人想了想,一些人退出,一些人答應繼續發表對卡尼集團不滿的言論,大概有30多個人。
這就是徐青讓吉納特發表公式化宣告的原因,從他知道有那麼多被辭退的人發表對卡尼集團不滿的言論,就知道有幕後黑手給那些人撐腰。
按照正常情況,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同時發表對卡尼集團不滿的言論,雖然卡尼集團同時辭退這麼多人,但卡尼集團的給他們的辭退補償也足夠了。
而且被辭退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,那個職場人不被辭退幾次。
唯一能解釋這種不正常情況的理由,就是他們背後有人在撐腰。
徐青在這段時間派人去調查幕後黑手是誰,昨天,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。
看到調查報告上的一個公司名字,徐青頓時覺得這個幕後黑手太正常了。
徐青把調查報告給吉納特,當然,這個調查報告是簡略版,隱藏了一些核心資訊。
吉納特接過調查報告翻看,看完後臉上充滿震驚的神色:“老闆,這個調查報告是真的?”
“當然是真的,我沒有理由要欺騙你。”徐青微笑道。
徐青對吉納特質疑調查報告沒有生氣,因為報告上說的那個公司和卡尼集團沒有任何聯絡,更準確的說和食品行業沒有任何聯絡。
吉納特原本想的是,如果有幕後黑手支援那些人,那麼很可能是食品行業的大公司。
畢竟利用的好的話,這次辭退事件足以對卡尼集團造成不小的打擊。
而卡尼集團受打擊獲益的是食品行業的那些大公司,他們和卡尼集團是競爭關係。
但現在吉納特卻看到一個和食品行業沒有任何聯絡的公司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