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劉麻子的屍體拖到院子裡,餘恪又往劉麻子身上灑了一些酒,將他的屍體擺成醉酒失足後不小心撞斷了脖子的樣子。
做完這一切,又清理了自己留下的腳印等痕跡後,餘恪直接離開了這裡,向著龐太監的宅邸而去。
他當然不是為了偷竊龐太監的財物,只是先去踩踩點。
等過幾天龐太監從宮裡出來了,再找機會把他綁了,從他嘴裡拷問出自己想要的情報。
這龐太監大約每隔十天從宮裡出來一回,下一次大概是四天後,餘恪還等得起。
半個小時後,餘恪來到龐太監的府邸。
餘恪沒用鑰匙開門,而是直接翻牆進入府邸。
觀察了一下府邸的構造,就退了出來。
回到居住的客棧,餘恪奮力一躍,縱身而起三米多高,手便把了在窗沿上。
翻窗進入自己的房間,餘恪脫了鞋躺在床上,和衣而眠。
第二天一早,餘恪坐著馬車,來到通州大運河碼頭。
這裡距離皇宮有七十多里,餘恪早上八點左右出發,直到將近下午一點時才到達。
刺殺慈禧的計劃中,最重要的一環不是怎麼進宮,而是如何逃離京城。
到時候如果沒及時逃走,被大軍給圍住,餘恪也無法保證自己突出重圍,殺出一條血路。
所以,餘恪給自己計劃了三條退路,務必保證能擺脫追兵。
第一條是從前門,也就是午門走,以餘恪武力,除非遇到頂尖高手,否則沒人能攔得住他。
何況餘恪芥子空間裡還有左輪槍,十一二把呢,打完後連子彈都不用換,直接換槍。
有這等利器,誰能擋得住他。
從前門殺出去後,直接騎馬向南出發,衝出北京城。
只要出了城,自然天高任鳥飛,海闊任魚遊,餘恪不信還有誰能抓到自己。
第二條是直接殺到皇宮後方,從御花園殺到西北角樓。
從角樓那兒翻牆躍下,然後一路向西北而行,衝出皇宮。
第三條,直接殺到皇宮東南方,若東華門沒關,就直接從東華門殺出去。
若東華門關上了,就殺上東華門邊兒的角樓,從角樓翻牆躍下。
隨後一路向東疾馳,來到通州大運河的碼頭,也就是餘恪此時所在的位置。
這就是他給自己安排的最後一條退路。
餘恪必須在皇宮周圍各個方向的客棧裡,存放一匹馬。
等殺出皇宮後,直接騎著馬毫不停歇地逃離京城。
到時候,餘恪這個刺客的通緝畫像很快就會通傳天下。
這也是餘恪要化妝成道士的原因之一。
餘恪的妝容當然不是簡單的貼兩撇鬍子,帶個假髮這麼簡單。
他還在臉上畫了一些斑紋,黏了兩顆假痣,雙眼皮用膠黏成了單眼皮。
眉毛也貼了一層假的,使眉毛看起來很濃密。
除此之外,餘恪身為煉髓宗師,對自己的肌肉掌握程度,幾乎已經達到了人類可以做到的極致。
他可以小幅度控制自己臉部的肌肉,使自己的五官樣貌看起來和原來有所差別。
如此多項加起來,使餘恪化妝前後可以說是判若兩人。
一個年未滿二十,渾身肌肉的光頭青年,和一位仙風道骨,看起來將近三十歲的道士。
這兩者除了身高差不多,其它方面怎麼也無法聯絡到一起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