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應該痛心疾首,應該抵制啊!!
你還在猶豫什麼?
想到這裡,餘恪挺直了腰板,嚴肅地問道:“長得好看嗎?”
餘荃和餘茼相視一笑。
餘荃道:
“長得挺好的。小姑娘姓張名書苑,比你小兩歲。趕明兒帶你去見見?”
“好哇好哇!”
餘荃瞬間翻臉,面孔一板:“想得挺美!”
餘恪笑容一滯。
餘茼笑道:“不行啊,恪之,哪有成親前專門去見女方的,不合規矩。過幾年你長大了自然能看到。”
……
微風徐徐,殘花凋零。
時間如梭,一晃又是一年,時間來到了1878初。
這一年好像很太平,沒什麼重要的事兒發生。
丁戊奇荒造成的影響在逐漸消弭,去年爆發的那一場風溫,也在朝廷嚴格管控下銷聲匿跡。
所謂嚴格管控,其實就是圈一塊地,將那些感染風溫但沒錢治病的窮苦百姓趕進去,讓他們自生自滅。
自古以來,歷朝歷代都是這樣處理的。
畢竟在那個醫療衛生體系還未建成的年代,也沒有更好的處理手段了。
回顧兩千年曆史,你會發現很少有統治者把底層的平民當成人看。
所謂百姓,指的是百官之姓,是世家門閥,豪門望族,而不是最底層平民。
即便是心懷慈悲,“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的杜甫,所想庇護的也只是寒門士人而已。
好在幾十年後,華夏就將迎來那位千古獨一的偉人。
餘恪伏在案几上,百無聊賴地背誦著醫書中的藥方。
一年過去,餘恪十歲了,個頭長到了四尺有餘,也就是一米五出頭,看上去像是個十二三歲的青少年。
在清末這個年代,大多數人都吃不飽飯,餘恪的身高與個頭稍矮的成年男性相當。
一年寒暑的堅持不懈,童子功被他練得精熟無比,小梅花拳練了至少上萬遍,幾乎到了進無可進的地步。
除了練武,家傳醫術方面第四部分的開方製藥也學了個七七八八,最多再有兩三個月就能完全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