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光二年一月十八日。
張獻忠在襄陽城下中冷箭而亡,兩個最大的義軍首領具都亡於襄陽。
而大西軍也陷入了爭吵,李定國想要繼承張獻忠遺志,東去與弘光朝聯合,而孫可望卻看出了南京成不了事,想要南下先去貴陽修整以觀時變。
也是可憐,眾人此時還不知道,就是南京小朝廷將眾人給賣了。
最終孫可望憑著張獻忠臨終前指定其為繼承人,將李定國壓服,先派了斥候讓攻打關中的艾能奇回軍,然後佈下疑陣,讓豪格不敢追擊,從容帶著大軍向南。
不是孫可望不想帶著大軍回巴蜀,張獻忠雖然佔了巴蜀大部,但還是一直有打著明朝旗號的人馬不曾降服,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白杆軍的首領秦老太君之子的馬家。
在大西軍出蜀之後,各地反抗大西軍的人便跳了出來,這些人雖然不成氣候,但有女真在側,孫可望也不願冒險,畢竟出蜀容易,進蜀難。
......
雲南沐王府。
餘飛正在為曹承宣這個最疼愛的徒孫講述突破法身的種種要義,沐天波匆匆而來。
“前輩,張獻忠也失敗了,後金如今虎視眈眈,南京恐怕也難逃...”
餘飛不可否置,沒有理他,反而衝著盤坐一旁的曹承宣問道:
“宣兒,漢末之時,袁紹四世三公,百年積累,勢力兵馬十倍於武帝,為何卻被武帝擊敗於官渡?”
曹承宣憋著笑回道:
“回太師父,武帝說的很清楚了,紹之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厲而膽薄,好謀無斷;幹大事而惜身,見小利而忘命:非英雄也。”
餘飛點了點,笑道:
“不錯,你且看看如今天下誰最像這袁本初啊?”
說完,還瞥了一眼老臉通紅的沐天波。
曹承宣再也憋不住笑出聲來,連忙起身行一禮。
“太師父,終究是長輩,孫兒不好多說。”
餘飛也自笑道:
“罷了,連你也成了滑頭,不願意得罪人了。”
也是餘飛實在恨鐵不成鋼,距離辛辰子去找紅髮老祖已經過了數月,雲南的兵馬也大部調往南疆。
看不清大勢,只在意這些邊邊角角,想要佔據那地方,又不想撕破臉皮,結果中原風雲激盪,本來能有作為的沐王府,大軍被拖在南疆動彈不得。
如今眼看情勢不對,這才想要來搬救兵,也不怪餘飛譏諷了。
“前輩,我...我...”
沐天波此時也是快四十的人了,此時被羞的臉上發紫,嘴都有些結巴。
其實早在女真和李自成打起來的時候,盧象升便提議,撤回大軍,等待時變,結果沐天波自己捨不得,就給否了,眼看唐王頗為器重盧象升,為了證明自己還又調了不少兵馬前去,想要逼降那些土著。
這不是見小利而忘命,還能是什麼?
就憑這點心胸氣度,還想青史留名成就霸業?餘飛都懶得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