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謹遵掌教法旨。”
......
卻說餘飛處。
等辛辰子二人走後,餘飛笑著對曹承宣招了招手,示意其上前來。
曹承宣也極為乖覺,來到餘飛身前,低聲喊了一聲“太師父”。
餘飛笑著點了點頭,這孩子看著禮貌乖覺,但心防極重。
“多大了?蒙學了沒有?”
曹承宣微微行禮,低聲回道:
“回稟太師父,承宣9歲了,蒙學已經四年,剛學完《顏氏家訓》和《論語》,正在學《孟子》和《大學》。”
沐丹珍也是時候的討巧道:
“承宣很聰明,好幾個師父都說要不是身處亂世,一定能考個進士。”
餘飛點了點頭,順勢了句“怎麼?中原不太平嗎?”
沐丹珍點了點頭,回答:
“自崇禎二年起,北方便一直大旱,赤地千里,百姓多流離失所,遼東的後金又一直不安分,皇帝為了節省開支撤銷了驛站,結果引的西北大片叛亂,這幾年叛軍越發勢大,這孩子的父親便在去年被叛軍所圍,最終得不到支援力竭而亡。”
餘飛眉頭皺了皺道:
“沐天波呢?那麼多學問白學了嗎?”
沐丹珍嘆息一聲,為自己侄孫辯解道:
“不是天波無能,而是...而是皇帝猜忌。”
說完之後,才解釋起來,原來崇禎七年後金再次入侵,當時能聽從的朝廷的主要兵力都在圍困越發勢大的李自成等人,而遼東兵馬因為糧餉支應不及時,竟然放任黃臺吉透過山海關。
大明措不及防,竟被後金圍了京城,沐天波、秦良玉等西南兵馬連忙趕往京城勤王。
而剛被解除軟禁不久的唐王朱聿鍵也變賣府中珍玩,拉了一支幾千人的軍隊準備勤王。
眾人在京城外通力合作趕走了後金,沐天波也與這個身陷牢籠而不墮其志的唐王惺惺相惜。
也是因此,在此戰中大放異彩的沐天波被皇帝猜忌,勒令回雲南思過,而唐王朱聿鍵剛剛被放出來不久,便又被囚禁於鳳陽。
餘飛聽完忍不住罵了聲“笨蛋”罵了聲“庸君”。
摸了摸曹承宣的小腦袋瓜,餘飛問道:
“你父之死,一半源於叛軍,一半源於大明,孩子你恨不恨大明?”
曹承宣搖了搖頭,聲音清朗的回答道:
“不恨,父親求仁得仁,是承宣心中的大英雄、大豪傑,只是跟錯了人,認錯了人。”
餘飛微微點頭,繼續問道:
“你師父教你修煉了沒有?”
曹承宣再次搖頭道:
“師父說他自己學的《百毒真經》只是旁門,到了如今已經沒了前路,故而只教了承宣從堂哥處拿來的家傳武藝。”
餘飛“哦”了一聲,說道:
“能不能為太師父演練一番?”
曹承宣點了點頭,抱拳一禮後,便在場中演練起來,一招一式都是大開大合的戰場武藝,年紀雖小,但演練起來自有一股氣勢,令得餘飛極為滿意。
許飛娘一直在旁邊看著,也自看出了餘飛對曹承宣極為看重,輕聲說道:
“恭喜道友。”
餘飛笑著點了點頭,眼神卻一直放在曹承宣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