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城城外,漢軍中軍大營。
“朱儁將軍,這些時日,頂著一眾大臣的彈劾,實在不好受吧?”
韓式輕笑了一聲。
“今日的朱儁,想必就是不遠未來的盧植老將軍。”
朱儁聽到這裡,一臉詫異,若是韓式說自己,一直被彈劾的事情,韓式知曉,他便沒有疑惑。可是,盧植前幾日才被下監,而宛城被自己圍的水洩不通,這韓式怎會知曉。
朱儁不免鄒起眉頭,猜想那大良師張角真有什麼神法?
“雖我與爾等,不屬同一陣營,但我最為敬重三人,朱儁老將軍,盧植老將軍,皇甫嵩老將軍。”
韓式侃侃而談。
朱儁,盧植,皇甫嵩,三人可謂是東漢末年三大頂柱,若非三人為大漢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,可能大漢早就亡了。
根據韓式前世所學的知識,搜尋到朱儁與皇甫嵩目下的戰果。
黃巾軍起義開始到目前,皇甫嵩與朱儁兩人各率一部,共同前往潁川開戰,兩部人馬加起來大約有四萬人。一開始,朱儁被黃巾軍擊敗,皇甫嵩只能率軍退守在長社。黃巾軍很快包圍了長社,皇甫嵩兵力嚴重不足,陷入了困境。
但是皇甫嵩一點沒慌,他告訴部下,行軍打仗貴在出奇制勝,如何出奇呢?他早就觀察到城外黃巾軍依草結營,有火災隱患,如果半夜摸黑去放火,敵人一定措手不及。
也許是真有天助,說完這話的當晚,便颳起了大風。皇甫嵩立刻派人潛出城外,摸到敵營附近放火,順便製造混亂,再派另一波人手持火把登上城牆,不停地揮舞搖晃,營造聲勢。
果然如皇甫嵩所料,黃巾軍亂作一團,四下逃竄。正在這個時候,朱儁率軍前來支援,打得黃巾軍抱頭鼠竄,潰不成兵,長社之圍就這樣化解了。
長社之圍,朱儁便率軍直攻南陽,接連斬了張曼義,趙弘,圍困宛城,但在這宛城這裡,朱儁遇到了穿越過來的韓式。
而皇甫嵩打的便順利十分,目下已經斬了張梁。
而漢末頂柱盧植此刻卻打的十分憋屈。
他追擊大良師張角、斬獲敵軍上萬人,對方不得已退守廣宗城。盧植隨之追殺,他首先築長圍、挖壕溝困死敵軍,然後督造雲梯等攻城裝置,計劃做好準備後一舉破城。
但此時太監左豐奉旨前來考察敵情。當時的宦官群體是漢靈帝的親信、嫡系,在朝廷內外可謂呼風喚雨,他們隨口一句話,往往能決定事情的成敗、公卿們的生死。因此,身邊人建議盧植賄賂左豐,以免對方壞事。
但性格剛毅、品德高尚的盧植斷然拒絕,左豐果然懷恨在心,他回京後告狀,聲稱賊軍只是烏合之眾,之所以還未平息,只是由於盧植故意拖延不戰、養寇自重。
漢靈帝大怒,下令把盧植鎖回洛陽,判以“減死罪一等“,即本來判的是死罪,但執行時減刑一級處理,好歹保住了性命。
“若非盧植老將軍捨生為國,打下磊磊戰果,還有朝中一眾忠志之士力保,想必盧植老將軍已然歸天。”
韓式看了看秦頡,徐璆,又看了看朱儁一旁的曹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