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恭喜,巖井先生您的輕提獲改編動畫了。]
在我看到這條訊息之前,我還在晚上的凌晨一點凝思苦想本季度的輕企畫書如何透過。
當我得知手機上跳躍出上面的這條訊息,並且使用者名稱稱還是我的責任編輯川瀧編輯時——
我,驚得連手中的筆都戳破了疊有五層厚的紙。
輕、提獲、改編、動畫.
這幾個詞一直在我的眼前轉悠,直直看過去,清晰而又恍如隔世。
這讓我想起來我讓入行時,責任編輯對我說過的一句話:[在這一行,放棄是最為普通且常見的事情]。
我當時還不是很能理解。
難道大家不都是懷著一腔熱血,懷著腦海中的人物在現實中發光發熱的憧憬而跨入這行嗎?
然而,六年的持續寫作,讓我逐漸明白了責任編輯這句話的實際含義。
六年以來,處女作、前前前作、前前作、前作.都猶如石沉大海一般,甚至連浪花都稱不上的一部部心血都被世人所遺忘。
我徹底明白了,熱情,並不能當飯吃。
那種煎熬、孤獨、苦悶,又瞬間讓我意識到,我已經年近三十,要開始正式步入中年了!
中學、高中、大學,每次參加聚會聽這些過往的同學聊著結婚、出國、孩子、升職、開公司等種種話題時,我都心生一種無力的憔悴感。
既有對遠在老家父母的愧疚,也有對自己人生前路的迷茫,還有對自己筆下一個個角色的歉意.
快三十歲了,自己這麼多年來,都在做些什麼?!
是的,堅持寫作到今天,我也只能掙到養活自己的錢。
輕一本單行本定價在六百~八百円之間,算上發行數量,能拿到的版稅是10%。有一些常年沒有起色的作者是8%,而我恰巧就是這種。
輕作者沒有稿費,所有收入只靠出版發行所得的版稅。
按照日本年輕人平均年收入大概在440萬日元的水準,輕作者想要達成這個數字,一年就必須賣出去七萬多本輕。算上稅金這個數字還要再多上個一萬多本!
像我這樣介於菜鳥與中堅的年輕作家,出版社給出的初刊量是一萬兩千本左右,第二集會降至第一集的七八成,之後的數量則全都用千本的單位來預估,如果僅在三、四集就完結,這個數量還會一降再降.
按照上方的標準來判斷,一本輕想要在一年達成七萬本的銷量,是難上加難。
而且即便是達成了七萬本的銷量,也才勉強夠到平均年薪的水準罷了!
作品不宜太長,就按照一年出四集來算,也就是每三月出一集。
而每推出一集需要寫企畫書,企畫書必須透過編輯部的審查,還必須拜託插畫師畫插畫。在等待編輯回覆期間,又不好再去修改之前的文字,只能等著。
再怎麼低估預算時間,那也會超出三個月的範疇。
萬一時候再被打回,那之前寫文稿的全部付諸東流!
也就是說,這幾個月來投入的精力和時間通通白費!
再加上書籍市場日益萎縮,輕作家越來越多,每個季度都需要和上百個輕作家進行較量,哪一個不是對自己的作品冥思苦想?和編輯討論交流?
我想,絕大部分輕作者都是這樣。不是作為兼職作家咬牙堅持,就是邊啃父母的老本,邊幻想著自己總有會一天大紅大紫的夢。
明明知道每次只有幾百個瀏覽量,卻還是殷勤地在推特上寫新書出版的宣傳文。過著一邊祈求著自己的作品不要埋沒在每個月出版百本以上的輕中,下一個月卻看到自己的書已經被書店下架的生活。
太多。
太多太多感慨了。
對於我們這樣的人而言,作品能被改編成動畫是夢,是難以企及的夢,更是讓我長期堅持下來的希望。
想要看到自己喜愛的角色被大家多喜愛,想要看到自己寫出的角色被大家所支援。
想要看到筆下角色之間互動所展現出來的愛被大家所理解。
如果真的能達成這一切,我滿懷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