綏安讓大家去休息,讓衛老大和矮個少年晚些時候與她出門,還派人給衛老二購置了一些筆墨紙硯與相關書籍,方便他教學。
之後又召集所有小廝,部分丫鬟,將他們送回知縣府。
剩下的幾個丫鬟要幫忙準備女孩的一些東西,不適合大老爺們動手。
廚師仍然留在小院為大家服務。
綏安讓衛老大和矮個少年幫忙做的是核對災民名冊。
賑災文書上報告的是兩千災民,但昨天她和明淵看救災棚裡的人的數量,遠達不到兩千。
要麼是知縣虛報人數,要麼是死亡近一千人——綏安更偏向於第一想法,因為死亡人數過多,屍體無法及時掩埋,很容易出現瘟疫。
而這裡,目前還沒這個跡象。
如果知縣虛報人數,那在核對災民時,他一定會讓人假扮,他們都是外地人,假扮的人他們也認不出來,會被糊弄過去。
但如果有了當地人,就會方便很多。
綏安和明淵則是要去查死亡人數,兩兩相加,可知究竟多少人受災。
知縣對公主的計劃毫不知情,他喜滋滋的面對著公主的侍衛。因為公主讓他之後再報告賑災糧款之事,這不就說明公主要放過他了嗎!
雖然不能吃美食的犒勞自己,但他還可以喝點小酒,很是愜意。
扮演“戶部巡查使”的侍衛名為龍文,他的“隨從”名為龍啟。
龍是皇上暗衛團的姓,五十人的名字都是由龍+本名的某個字,綏安一般喊他們大人以示尊敬。
畢竟都是看著綏安長大的人,在綏安看來,他們就像親人一樣。
龍文將與兩位少年一同去城東村落附近,找里長要戶籍冊,與生還者一一對應。
龍啟則是和綏安去調查死亡人數,另有侍衛前往稻秀縣歸屬的陂塘府,核對上級官員審查的數字。
夕陽西下,殘陽如血,映照著荒涼的墓地。墓碑有石料材質,更多的是木製,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,顯然是刻的匆忙,更多的是用墨書寫,沒有雕刻痕跡。
綏安想:應該死了很多人吧?不然怎麼會用容易腐壞的木材和會掉落的墨匆匆記下?也不知那貪官有沒有將碑換成石料的打算。
她有點傷心,那些都是她的子民。山洪帶走了他們的生命,或許有人家全部在泉下相遇,也或許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子女、伴侶、父母。
但逝者已往,生者如斯。她能做的,就是剷除貪官汙吏,讓百姓重歸富足與安寧,讓逝者安息。
她和龍啟分頭行動,一人一半戶籍冊,從上面一個個找名字,等到天色全暗,他們也還剩下很多沒有核對。
綏安決定明天多喊幾個人來幫忙,事關發糧分款,不能等太久。
晚上回到小院,明淵點了燈,給綏安磨墨。小公主趴在桌上,落筆就是“我親親親親親親愛的母后、父皇”,她洋洋灑灑寫了幾大張,最後還要畫幾幅孩童塗鴉表達她知道錯了以及對他們的思念。
之後,她另起一張紙,要給她親愛的外祖父、舅舅、舅母和表哥,告訴他們她沒事,很好,讓他們不必擔心。
“好啦。”她收好信封,放在一旁,抬頭捧著臉,看向明淵。
“你要不要寫信給江統領~?他應該也很擔心你吧?”
明淵躲避她的視線,“不用了,我馬上幫你寄信。”
他立馬就要拿走那厚厚一沓,綏安小手一按,不讓他抽走。
“那可不行,你不寄信,江統領會傷心的。”綏安站起來,把明淵拉到座位上坐下,筆往他手裡一塞,信紙一鋪,輕環雙臂,嘴角掛上一抹俏皮的輕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