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凱迪的話音落下,大家都是有些緊張的看著蘇銘。
然而,蘇銘的聽了這番話之後,沒有任何緊張的神色,反而是臉上露出一絲一切盡在自己手中的得意笑容。
“蘇銘,你怎麼這副表情?”
胡凱迪有些懵逼。
照理來說,聽自己說完,蘇銘應該覺得很沮喪才對啊。
怎麼反而這麼一副神情?
而他們這些人又哪裡知道。
其實一切都在蘇銘的掌握之中。
因為這個主張先保住環境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的領導,在不久的將來,就會遇到全國各市的經濟調查。
在這次全國經濟調查中。
看似被政策大力扶持的江州。
居然交出了一副經濟完全沒有增長的答卷。
的確,在這個年代,沒有這些傳統的行業支撐,江州的經濟的確是寸步難行。
其它城市都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,而大力扶持經濟的時候。
江州的經濟停滯不前,就是一張不好的答卷。
這就猶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
所以在這次的全國各市經濟調查後,這位領導會被平調,調到了一個看似位置差不多高,但是完全沒有實權的職位上。
而全國各市的經濟調查,蘇銘沒有記錯的話,此時已經開始了。
這就意味著,最遲到農曆的年底,這位領導就要被調走了。
雖然蘇銘對於這位領導的這個思路是支援的,但是他的做法做的實在是太片面了。
直接一刀切的政策,最痛的還是那些老百姓。
因為沒有這些傳統行業,沒有這些體力活的工作。
很多的農民,只能回到農田去幹農活。
可是交通不方便又導致許多的農產品根本就無法從村子裡送出去。
時間久了,這勢必會引起惡性迴圈,農民的日子越過越苦。
而要是細水長流,在不大面積傷害環境的基礎上,適當的為了方便交通,或者為了減少自然災害,做一些開採工作,是完全有百利而無大害的。
蘇銘想到這裡,就拍了拍胡凱迪的肩膀。
“你是不是有很多這方面的人脈?”
他沒有先回答胡凱迪等人的疑問,而是率先問到。
“當然啊!我一條龍的人脈都是齊全的,要是往常,這樣的小採石場,我今天資料拿進去,我們明天就可以開山了!”
這些人脈都是胡博山早些年,透過自己大氣的人格魅力,所吸引來的。
“好,那就好,那應該快了,等到那位領導一走,你就幫我把我的檔案去批一下。”
蘇銘點頭說道。
只不過,這可把他們幾個人給驚呆了。
(本章完)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