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則認為到西漢晚期,漢隸才完全取代小篆。
也有學者認為,文景時期,漢隸就獲得了發展。
總之,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學術問題。
不過現在海昏侯墓中,出土了這麼多竹簡和木牘。
如果這些竹簡和木牘後期修復完成後,確定大多數都是以漢隸書寫出來的。
那基本就可以確定,至少在漢宣帝時期,西漢已經完成了從小篆到漢隸的轉變!
因為,海昏侯作為一個列侯,並且還是劉氏諸侯王之後。
如果連他自己的公文、藏書,都是以漢隸書寫的。
那可以說明,至少在他生活的時候,漢隸已經成為了西漢上層貴族們通行的文字了!
要知道,在這些已出土的竹簡中,部分竹簡上是可以看到零星文字的。
而其中,有不少竹簡都是以“臣某”等字樣為開頭。
這說明,其中很大一部分竹簡,實際上是海昏侯與當時的皇帝之間來往公文的副本!
而這些“臣某”,用的字型都是漢隸!
連列侯與皇帝之間來往的公文奏章,用的都是漢隸,這還不夠證明漢隸在漢宣帝時期的普及程度嗎?
當然,光是和皇帝之間來往的公文,肯定不會有數以千計的竹簡。
以海昏侯和漢宣帝之間的複雜關係,兩人之間絕對不會有太多交往的。
實際上,藏室內堆滿的這些竹簡,估計大部分都是海昏侯自己的藏書!
樂觀估計,可能包含了如醫術、農書等多種古代文獻。
將豐富世人對西漢歷史文化、社會生活、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認知。
更重要的是。
要知道,這些竹簡可是整整堆滿了一間藏室!
屬於歷代漢代考古出土的竹簡中,最為集中的一次。
這無疑可以說明,海昏侯應是一個喜愛讀書之人!
漢代人,相對來說還是較為“淳樸”的,沒那麼多花花腸子。
在對待死後的隨葬方面,基本上是很實誠的。
墓主人生前常用的東西,喜歡的東西,都會被埋入地宮。
並且不會為了作秀之類的,陪葬一些不屬於墓主人,但是有助於提高墓主人形象的東西。
也就是說,有這麼多書,基本可以證明,海昏侯是一個很愛讀書的文化人。
那麼,問題來了。
海昏侯劉賀,在史書上的形象,可和“讀書人”是一點都沾不上邊的。
昏庸無道,就是對他的唯一註解。
可是,一個昏庸無道的人,又怎麼會這麼熱愛讀書,這麼熱愛學習文化呢?
難不成,這座墓其實不是初代海昏侯的墓?
可是除了初代海昏侯,這座墓的墓主人也沒辦法和其他人掛鉤啊?
那麼,到底是史書上對劉賀形象的記載有抹黑的嫌疑。
還是劉賀其實是個雖然昏庸無道,愛幹荒唐事,但是卻很喜歡讀書,學知識的文化人?
品,細品。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