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當隨葬品被發現後,又不免讓陳翰疑惑了起來!
因為隨葬品還挺豐富的。
在長兩米,寬才70厘米的墓坑裡,出土了13件隨葬品。
其中玉器10件,分別為鐲1件、錐形器5件、半圓形飾1件、管2件、玉料1件,其中3件玉錐形器成組出於頭部。
陶器3件,分別為罐、圈足盤、鼎,陶器儲存較差。
3件玉錐形器成組出於頭部,這是什麼概念?
這說明,這位葬在這裡的良渚人,至少是能夠戴「冠」的級別啊!
雖然沒有發現玉冠,但是也許他曾經是戴著竹子或者木頭又或者絲織品製作的冠下葬的。
後來因為時間的流逝,有機物都腐爛到與泥土完全混合在一起了,只剩下無法分解的玉錐形器還在頭部。
這才出現了這麼個情況,有玉錐形器出現,卻沒有玉冠。
按照目前的良渚墓葬發掘情況來看。
玉冠不是人人都能戴的。
至少也得是王族,以及掌握了神權的重要祭司才可以戴。
一般出土於良渚古城最內城的反山王陵,或者緊挨著內層的姜家山墓地,以及在良渚重要祭壇附近埋葬的疑似神權代表。
只有這些人,才能佩戴疑似玉冠的東西。
但是!
這不代表良渚人的「冠」,只有玉這一種材質。
等級、階級。
這是人類社會萌芽階段,最早誕生出來的事物。
具體到後世的各種官職,以及各種官職對應的官服、官印,就是一種等級的區分。
低階官用銅、石做印,中級官用銀,高階諸侯用金,皇帝用玉。
在良渚古國體系中,「冠冕」應該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器物,並且有等級區分的。
高階的統治階級,可以戴玉做的冠,在冠上面在插一大堆的玉錐形器當做配飾。
嗯,看起來就和印第安人在頭上插羽毛的樣子,總之就是搞得和刺蝟一樣,展現權利。
而低階一點的貴族,或許是不能用玉,但是能用其他更低一級的東西做冠。
而這種更低一級的東西,可能很難儲存下來,就算不是絲織品,也有可能是竹子或者木頭做的冠。
當然,能夠佩戴這種等級的「冠冕」,肯定也不是普通人,最起碼也得是個貴族的。
但是,在這個玉器作坊裡,隨便匆匆掩埋,連葬具都沒有,幾乎和平民一個待遇的M1號墓主人,怎麼就能擁有這麼多玉質的陪葬品,再加上疑似「冠冕」的東西呢?
這不符合制度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