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網路小說 > 都市言情 > 滿級考古大師 > 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?

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? (第1/2頁)

站在山頭之上,俯瞰眼前“c”字型中被包夾的良渚古城地域,孔建文讚歎不已。

“良渚古城的興起,與興旺發達的水系不無關係啊!”

實際上,經過五千年的滄海桑田,原本在平原內遍佈的支系水網,因為一場大洪水,大部分都消失了。

但是,經過考古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。

一道道古河溝的痕跡,被考古人員清理了出來,密密麻麻的分佈在良渚古城的內城裡。

當然,最明顯的,還是良渚古城的城牆遺址。

哪怕過去了五千年,良渚城牆和城門的遺址,共同構築了一個近似圓的閉合圖桉,是良渚古城最不容否認的實跡。

也是良渚文化顯露在地面上的最後遺存。

以山為郭,以水作牆。

良渚人為了把近300萬平方米的王城圍起來,利用發達的水系,從山腳下和水溝裡運來大量的石頭,混合著墊土建起了一道東西長約15001700米,南北長約18001900米,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城牆。

為了防禦,四面城牆中,除了南城牆沒有護城河外,其他三面城牆都有內外護城河,相當於夾河築城。

另外,目前已經勘探出8座水城門,四面城牆各有2座,與內外河連通。另外,南城牆的中部還有一座陸城門,平常進出城應該走的就是這裡。

也就是這道寬寬的城牆,就像是當時的一個分割線,牆內是整個古城最中心的地方,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區。

一道陸門分割了內城和外城郊區。

“據考證,外郭以內的河道,大多數都不是天然水道。而這些人工河道的長度,已經達到三萬多米。”陳翰在旁邊頗為震撼的說道。

糧食種植需要水,發達手工業之間的交流也需要水道的參與。

為此,除了本身的河道之外,良渚國人還在原本的水系基礎上繼續開挖河道。

內城密密麻麻的水路網,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渚人自己順著一條大河支流挖出來的。

這些水路加起來,在內城一共有三萬多米,相當於30公里的水路。

而整個內城的大小,也不過3平方公里而已!

可見內城的水網有多麼密集,就如同蜘蛛網一樣。

除了內城中央的莫角山臺地,沒有任何水網覆蓋,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土方外,內城的其他地方,都被水網聯通了。

可見,當時陳翰感慨良渚是東方威尼斯的想法,是多麼精闢。

不對,應該說威尼斯是西方良渚!

良渚蓬勃發展的時候,威尼斯城邦都還沒出現呢!

水,,不止可以用來當道路,還可以用來防禦。

良渚土質城牆與河道相互搭配,共同起到防禦的作用。甚至於,城池本身就是一座水城,九座城門中只有一座是陸城門。

但是,水帶來了豐富的物產、機遇和繁盛,同時也埋下了危險的種子。興於水的城池,同樣飽受著水患的困擾。

那時的天目山系是絕對的暴雨中心。每當夏季來臨,充沛的雨水容易氾濫為洶湧的山洪,對地處下游平原的良渚古國形成直接的衝擊。

為了抵抗山洪的侵擾,天才的良渚人民創造性地打造了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水利系統。

此時陳翰和孔建文他們所在的地方,其實就在良渚古城西北側的群山之上,在“c”字山谷的端點位置。

良渚的水利系統由谷口高壩、山前長堤和平原低壩三個部分組成。

最新小說: 饑荒年代:我靠空間發家致富! 都市至尊群主 不凡兵王 花開不敗呦 超級仙王在都市 神豪:打打遊戲收入過億 惡吻 一路天驕 我一指斷江撲滅山火,被網紅直播 我真沒想當舔狗啊 諸天商販 極品妖孽奶爸 都市:我修仙者的身份被直播了! 四合院:截胡婁曉娥 業務狂人 官企 都市武道仙醫 嬌氣夫妻在七零 隱婚蜜愛:偏執老公寵上癮 致鬱系編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