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號祭祀坑的玻璃大坑旁邊,並沒有穿著防護服的陳翰,正插著腰,眺望著附近正圍繞祭祀區進行野外勘探的考古工作人員們。
比起在坑內進行文物清理的陳翰他們,這些找尋三星堆遺址的具體位置,找尋古早遺蹟的考古人員,無疑是更加辛苦,並且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的。
陳翰感嘆的搖了搖頭,為這些考古人員在心裡點了個贊。
這種工作,可能五年,十年都不一定做出什麼大成果,但是又必須要有人來做。
每一個願意投身這個工作的人,都是默默無聞的背後英雄!
就在陳翰感嘆的時候,遠處莊雲鵬拿著一疊a4紙,急匆匆的跑了過來。
“陳師弟,研究院那邊的報告出來了。”
“研究院對近200個樣品進行了碳14測年,測年資料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,除五號坑和六號坑年代稍晚之外,3號坑、4號坑、7號坑、8號坑的埋藏年代一致,為商代晚期,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。”
“這一片祭祀坑,都是處於商代晚期的。”
“不過,在祭祀區之下,還疊壓了更早期的居住區!”
陳翰有些驚喜的從他手中,接過了報告,便立馬認真看了起來。
這是一份對最近2年三星堆重啟發掘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報告。
2020年至2022年,三星堆祭祀區共計開展發掘面積1834平方米。
基本確認了祭祀區大致呈西北—東南走向的長方形分佈範圍,與北側緊鄰的三星堆城牆平行,面積將近13000平方米。
研究認為,祭祀區內分佈的商代遺存均與祭祀活動有關,包括1986年發掘的一號坑、二號坑以及本次新發現的6座坑,在這8座坑的周邊分佈著矩形溝槽、小型圓形或矩形祭祀坑,以及南側的灰溝、西北部的建築。
西北部的建築平面呈長方形,面積僅80餘平方米,建造程式複雜,因緊鄰分佈著相似建築,故該建築很有可能屬於大型建築群的一部分。
在這些灰溝、建築基礎以及小型祭祀坑出土有金器、領銅瑗、跪坐石虎、跪坐石人、石琮、石璧、玉鑿、綠松石和象牙等珍貴文物。
不過,最重要的是,對3、4、5號祭祀坑的後續研究。
這幾個祭祀坑內的文物,都已經提取完成了。
但是文物提取完成,不代表對這幾個祭祀坑的研究就結束了。
考古人員們,還在這幾個祭祀坑下,繼續往下挖!
而這一挖,就發現了很多的考古驚喜!
可以確定,在現有祭祀區表面堆積之下,還分佈著埋藏整根象牙或相對完整玉石器的祭祀坑!
也就是說,祭祀坑下面,還疊著祭祀坑!
這表明該祭祀區延續使用時間較長,目前發掘的6座新坑為代表的祭祀遺存,為該祭祀區偏晚階段遺存,是最上面的祭祀坑。
保守的估計,這片祭祀區,三星堆人已經用了700年了!
700年以來,一直都是在這片祭祀區進行祭祀,每次挖了坑填上之後,會再挖新坑,再填,層層疊壓!
研究人員們,在祭祀區之外的區域以及祭祀區疊壓的早期堆積,均發現居住遺存,夾雜較多灰盡、燒土顆粒和破碎陶器。
經過測年,可以確定被祭祀區疊壓的居住遺存年代最晚距今約38003700年。
而祭祀區之外且疊壓祭祀區的居住遺存,年代最早距今約3000年。
也就是說,這塊祭祀區,在大約距今3800年前,從居住區,變成了一塊專門用於祭祀的區域。
而在祭祀區外圍,疊壓到了祭祀區的地方,可以發現的居住遺存,年代最早也就是距今3000年,說明最早在三千年前,祭祀區外的這塊範圍,才成為了居住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