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人祭,就是用人來殉葬,要完整的屍體。
“人”是作為一種祭祀品,一種陪葬品的。
而血祭,更多隻是一種儀式。
可能在祭祀的過程中,或者埋葬的過程中,在祭祀坑旁邊殺俘,或者殺奴隸來作為儀式的一部分。
但是這些奴隸或者俘虜,不一定會被一起陪葬,他們存在的意義,是這個“殺俘”的儀式過程,而不是一樣祭祀品或者陪葬品。
雖然最終都是死,但是死法不一樣,帶來的意義也就不一樣了。
三星堆人,如果在祭祀的過程中,有類似“血祭”這種的祭祀儀式,這對現代人研究三星堆文明來說,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現象。
只是下面的問題是,要怎麼來驗證這些紅色斑點,到底是不是血跡。
不過這個問題困擾的不是他,而是文保中心的那些文物保護人員,技術人員。
處於整個三星堆八號祭祀坑的區域內,被圍牆包圍在裡面的另半邊空地上。
此時來自四川考古所的田野考古人員,正在指揮著一些大爺大媽,在已經被挖出了一堆四四方方探方的區域內,繼續進行挖掘。
“你們幾個就挖這塊區域!”
“挖這兩個嘛。”
“你們過來挖這個嘛,不是和你們說咯,跑那裡去幹嘛嘞。”
操著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,幾個考古人員熟練的指揮著扛著鋤頭,挑著簸箕,戴著稻草帽的大爺大媽們進行野外探方的發掘。
這也是華夏考古最常見的一幕。
基本上野外的探方發掘工作,各省考古隊都是因地制宜,在當地聘請一些農村的大爺大媽來幫忙。
這種開探方的工作,實際上和普通人開墾農田沒啥區別,就是劃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坑線,然後大家一起將坑裡的泥土都挖出來運走。
直到挖到有遺蹟的土層後,考古人員才會介入。
畢竟真要靠各市多則十幾人,少的話只有幾個的專業考古人員,動不動就挖幾十甚至幾百立方的泥土,根本不現實。
此時,陳翰就插著腰,站在了八號坑的玻璃棚外,正在眺望忙碌的大爺大媽們開探方。
對於外面的這些祭祀區和疊壓居民區的遺蹟考古,他也是很關注的。
透過觀察,他可以看得出來,最近幾個月在這片遺蹟疊壓區的考古工作,也是有很大進展。
就在他所在的八號坑對面直線距離不到二十米的地方,已經發現了一條窄溝。
而在窄溝上,還發現了一些圓形的柱洞。
這些柱洞很深,直徑也有個十幾二十厘米左右。
而且在柱洞旁邊,還發現了很多微痕。
越來越多的遺址舊痕的發現,都指向了同一種可能。
窄溝和柱洞直角的四個邊,連在一起的話,剛好可以形成一個正方形。
而四個柱洞,就是正方形的四個角。
如果,在這四個柱洞內豎起四根做支撐的圓木。
那麼,一棟房子的形狀,就躍然而現了。
顯然,隨著田野考古的深入,終於是發現了居住區,三星堆人曾經居住的房子了!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