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昏侯墓的階段成果彙報會,是很成功的。
雖然孔建文和溫所長的彙報比較乾巴巴的。
但是在場的記者們都是專業的。
會後,一天不到,關於海昏侯墓的階段性成果,就迅速的在網路上公佈了出去。
一樣樣改變華夏考古歷史,甚至改變華夏曆史的發現,都被網友們津津樂道。
在海昏侯墓沒有發現之前,少數一些熟讀歷史,知道海昏侯的人,大部分都認為劉賀不過是一個「大吃貨」、「大蠢貨」、「大傻貨」。
但是隨著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深入和大量出土文物的展示,人們清晰地看到一個讀書人的完整形象。
劉賀有自己終生崇拜的偶像,溫明衣鏡漆畫上的孔子像及其弟子和他們的生平。
劉賀有自己時常閱讀的儒家經典,在文書檔案庫中的齊《論語》《詩經》《孝經》《易經》《春秋》等。
劉賀身邊有全套精緻的文房用具,筆、硯、墨、幾、觽、刀、竹簡、木牘。
劉賀有當時典型的文人標誌性形象,冠惠文冠,簪筆持牘,臂靠憑几,腰佩玉觽、玉刀。
劉賀有漢代文人騷客喜愛的棋藝,六博棋具和大量的棋譜竹簡。
劉賀還有極高的駕馭文字的能力,能夠使用標準的漢隸熟練地書寫簡、牘、名謁。
甚至劉賀的書法水平還很不錯,至少在他親自寫的名謁上,漢隸寫的十分飄逸。
因此,劉賀是個地地道道的讀書人。
漢武帝設立「五經博士」,他的孫子劉賀這個當過皇帝、具有王侯身份、各種知識都很淵博的讀書人,稱其為「博士後」乃至「博導」也是綽綽有餘的。
海昏侯劉賀的形象,透過這次考古發掘,完全被顛覆了。
至少,他肯定不是史書上所描述出來的,那麼的昏庸無道,不學無術。
但是史書上對劉賀的記載,也並非全都是不對的。
至少海昏侯奢華無度,應該是沒錯的。
但是,對於一個公元前的貴族來說,奢華無度似乎才是正常的情況。
或者說,評價一個西漢中期的貴族,乃至諸侯王,皇帝,是否奢華似乎並不能作為這個人是否優秀的證據。
劉賀的爺爺漢武帝劉徹,他在創下了赫赫武功之餘,也絲毫不掩飾他的奢華之念。
不管是大造宮殿,還是屢屢加徵,都表現出了劉徹與其父、祖之間的區別。
從劉徹繼位時,西漢經過文景之治,銅錢都堆到花不完,到劉徹晚年的《罪己詔》,中間這數以萬萬計的銅錢,可不是全拿來提高武備了。
實際上,劉徹花的少府、內庫的錢,大部分都是拿來給自己營造宮室,給自己奢華享受去了。
國家的武備提高,騎兵的訓練,大多都是用的國庫的錢,而非劉徹的錢。
劉徹武功卓略確實不假,但是他很會花錢,奢華無度,將父、祖給他攢下的皇帝內庫私房錢全花光了,也是事實!
所以,到了漢宣帝的時候,漢宣帝又恢復了文、景二帝的節儉之風氣。
但是這不代表一個皇帝必須要節儉才是好皇帝。
特別是在國勢最鼎盛的時候,盛世帝皇奢靡一些並不算什麼大錯。
只能說節儉更好,但是不能說奢華就是錯。
生活水平上升,從某種角度來說,也是代表了國家的興盛。
漢武帝很會花錢,很奢華。
唐玄宗更是出了名的奢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