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除國詔書?
顧名思義,就是皇帝除去海昏侯國的詔書!
這玩意相當於是後世明清時期的聖旨。
聖旨,現在倒是有一些傳世,雖說稀少,但是至少能找到。
但是這種西漢時期的皇帝詔書,卻是根本沒有留存了!
海昏侯墓裡,居然還有皇帝給的詔書?!
這簡直太讓人震驚了。
陳翰聞聲看去,連忙三步並作兩步,跑到了那位出聲的研究員面前,抓住他的肩膀就急切的問道:「詔書在哪?可否給我看看?」
這位研究員含蓄一笑,點點頭,又招呼了幾位比較知名的秦漢考古學家,帶著陳翰等三五人,就走進了裡間。
徒留那十多位其他考古人員一臉羨慕的眼神。
進入裡間後,這位研究員就指了指放在實驗臺上,剛整理好,塑上了玻璃片的木牘,笑著說道:「這些便是那份除國詔書了。」
「內容是用隸書寫的,還算好認。」
沒等他說完呢,陳翰幾人就衝上前去,一人拿起了一塊,小心翼翼的看了起來。
這份詔書的木牘形制為漢一尺,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3厘米。
書寫格式為則為兩豎行,書寫文字為隸書。
根據《漢制度》記載:「三公以罪免亦賜策,而以隸書,用尺一木兩行」,比之木牘,可證不虛。
這應該是一份標準的「罪免」詔書!
木牘均為單面書寫,文字工整,墨寫隸書,兩行書寫,應為職業刀筆吏所書。
木牘背面有序號,分別為「二」「三」「六」「七」「九」「十一」「十二」「十九」「廿四」「侯家」。
據此可知其原應不少於25版。
而根據剛才研究員所說,漆盒記憶體木牘10版,儲存較為完整,另有殘存文字的16枚殘牘。
這數量加起來,也確實是26版。
一切都能對的上號!
這是迄今發掘出土的首份西漢國除詔書實物啊!
陳翰迫不及待的就看向了木牘上的內容。
一般來說,像這種皇帝和大臣經手的詔書,都要經過「地方官員提議→中央官員會議→皇帝同意後成為最高意志→向地方逐級傳達」一系列流程,最終才會成型。
這種詔書,有著清晰的成文過程與確切的轉發記錄,基本構建出較為完整的漢代高等級文書成文流程與傳達體系。
陳翰和其他幾位考古人員,互相交換著看了一遍這份詔書後,心裡就大概有數了。
這份詔書因為有16枚殘缺了,所以整體並不完整。
不過現存還有四部分內容。
包括參與奏議的官員職名、豫章太守廖的奏文、詔書本文以及丞相等官員的奏文。
國除詔書提供了劉賀及其家族的史實、昌邑王國與海昏侯國的基本狀況。
其中重要資訊有劉賀「九月乙巳死」、昌邑王國「合六縣以為國」、海昏侯國「數水旱,多災害」等均為史之未載的內容!
可補《漢書》記載之缺失!
而根據其中確定的劉賀死於「九月乙巳」,可以推測出,劉賀的準確死亡日期,即公元前59年的九月初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