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眼罩被找到後,一切就很自然又順利了。
除了玉含之外,玉九竅中的最後兩個,也就是玉耳塞,也很快就被陳翰找到了。
是兩個直徑半厘米,長度兩三厘米的圓柱形玉器。
嗯,這回真的是專門打造的了。
因為除了用來塞耳朵,其他玉器也很難做的這麼小巧了。
這也打破了,劉賀的玉九竅,全都是「二手貨」的情況。
神奇,很神奇。
為什麼劉賀會用這麼多他生前用過把玩的器物,拿來當做玉九竅。
而為什麼到耳塞的地方,又選擇用專門打造的玉塞?
既然塞鼻子可以用瑪瑙珠,那耳朵其實也是可以用瑪瑙珠的。
為何卻沒有繼續用瑪瑙珠?
這個謎題,找不到答案。
考古發掘就是這樣的,在發掘的過程中,雖然會有一些歷史迷霧不斷的被揭開,但是也依舊會有很多新的謎題出現。
瞭解的越多,迷惑的越多。
不只是科學是這樣的。
考古學其實也是這樣。
有些事情註定是找不到答案的。
除非人類擁有時間穿梭機器,可以回到海昏侯活著的時候,親自問一問他本人,可能才能揭開這些謎團。
......
等待了多天之後。
來自首都的體質人類學專家,終於抵達了南昌,抵達了海昏侯墓考古基地的實驗室。
因為一直在等待體質人類學的專家,在專家們到來之前,海昏侯的上下頜,所有考古人員都沒動。
準確的說,就是沒有開啟海昏侯的嘴。
所以,玉含暫時也還沒提取的機會。
現在體質人類學專家就位了,大家終於可以對海昏侯的牙齒,進行清理發掘了。
依舊是兩塊搭建在棺材上的浮動木板。
兩位體質人類學的專家,以及孔建文和陳翰,全都趴在了木板上,腦袋朝著棺中。
其中一位專家趙教授,拿著個小手鏟,小心翼翼的清理著劉賀上排牙齒。
「看這儲存狀況,很難得啊!」
「反正可以看得出來,吃得很好。」趙教授充滿笑意的說道。
別的暫時還沒看出來,但是至少很明顯能透過劉賀的牙齒看得出來,他生前吃的很不錯。
實際上這點也不需要透過牙齒的磨痕確認。
人家是當過諸侯王,當過皇帝的人。
屬於貴族中最頂尖的那一小撮。
就算是在公元前的西漢,吃的也肯定不會差,不說營養均衡,但是高蛋白的食物肯定沒少吃。
不過,趙教授稍微判斷了一下後,又說道:「不過他雖然吃的好,但是可能不吸收。」
「墓主人應該有腸胃病,還經常拉稀啊,或者肚子有蟲子。」
「我更傾向於肚子有蟲子吧,江西在西漢屬於南方地區,緊挨著湖南湖北,估計也是寄生蟲肆虐。」
陳翰十分驚訝的聽著這位趙教授的推斷,在心裡大呼神奇。
就這麼兩排牙齒,居然能看得出劉賀生前有消化問題,食物不吸收,還有腸胃病,經常拉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