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銅錢,都是用麻繩串成一串一串的樣子,然後再堆成一座座的“錢山”。
《仙木奇緣》
雖然經過兩千多年時光,那些用來穿銅錢的麻繩,大部分都腐爛了,只剩下一點痕跡。
但是因為固定了很久,所以哪怕麻繩斷裂腐爛,但是這些銅錢基本上也還是保持著一串一串的樣子,堆疊在一起。
甚至,很多銅錢早就粘連在一起了,比用麻繩串著還要堅固。
“史書上說的,文景之治時,錢庫裡的銅錢多的連串錢的麻繩都腐爛斷裂了的景象,光看文字,完全沒有這實景更讓人震撼啊!”
孔建文喃喃的說道:“可算是見識到,什麼叫京師之錢累鉅萬,貫朽而不可校。”
早就在這錢庫內忙活的南昌所考古人員,迎上前說道:“這些銅錢,我們已經檢查了一部分。”
“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漢武帝時期製造的五銖錢,上面都刻有五銖二字!”
“粗略估計,應該有十幾噸,兩百多萬枚!”
溫所長砸吧砸吧嘴,乾巴巴的說道:“大場面啊。”
“這海昏侯是多怕自己死後沒錢揮霍,才會將如此多的錢都送入墓中。”
這些銅錢,可不是後來海昏侯國除國後,才放入墓室之中的。
漢代的貴族,在生前就會著手準備給自己修建墓葬了。
上到天子,下到諸侯王和列侯,乃至關內侯之類的高階貴族,基本上都會提前修墓。
天子是登基後就立馬開建皇陵,在位多久就修多久。
諸侯王也差不多,都是繼承王位後就立馬著手修建陵寢。
列侯和關內侯這種次一級的貴族,估計也差不多。
至少以海昏侯墓的規格來看,沒個幾年時間,是修不好的。
而且也沒有草草動工,或者草草完工的痕跡。
這說明雖然海昏侯33歲就去世了,但是這座墓可能在他成為海昏侯之後,就已經開始修建了。
至少在他生前就修了四年,死後又修了個兩三年,可能才完全建好。
這也同樣說明,在修建這座墓的時候,海昏侯本人,是有參與規劃的,甚至是他自己主導的。
而這間全部用來裝銅錢的後藏室,顯然也是海昏侯自己規劃的,是提前就準備好的,不是後人做的。
這就讓人很驚訝了。
細數歷代西漢大墓,大多都是以貴重的金子作為陪葬就夠了,也會有用五銖錢陪葬,但是絕對不會誇張到陪葬十幾噸。
因為對列侯以上的高階貴族來說,他們日常中,實際上是根本用不到銅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