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有漢文帝寵幸的宦官鄧通,也在蜀中大肆私鑄貨幣。”
“各地諸侯王和列侯,或多或少也都有自己鑄幣的行為。”
“到了漢武帝時期,這種貴族私鑄貨幣的行為,在漢武帝的嚴厲打擊,並且統一貨幣規格後,才稍微有了起色。”
“不過這也只是讓各地貴族收斂了一些,從明面上大肆私鑄貨幣,轉向了暗地裡偷偷自己鑄而已。”
“反正對列侯乃至諸侯王來說,這種事情不算啥大罪,至少罪不至死。”
“劉賀身前曾經做過昌邑王,也許第一代昌邑王就幹過私鑄貨幣的事,劉賀只是學著老爸這麼幹而已。”
“也許他在做海昏侯的時候,山高皇帝遠的,就產生了想要私鑄貨幣的想法,就命人打造了這錢範。”
“只不過還沒等他正式實行這一行為呢,就去世了。”
“所以只好將這個秘密,永遠的掩埋在了地底。”
劉賀的海昏侯一共只做了四年,其中還要去除掉幾個月去上任的時間,建造侯府等等事情。
實際上劉賀真正做海昏侯的日子並不久。
有計劃要私鑄貨幣,但是還沒來得及幹就去世了。
這個解釋還算是合理的。
畢竟劉賀對漢宣帝絕對算不上多畢恭畢敬的。
他瞞著漢宣帝乾點私鑄貨幣的事情,似乎也很正常。
要知道,鑄造貨幣這種事情,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,那都是一件有暴利的事情。
畢竟銅錢可不是百分百全用銅做的,裡面要摻雜其他合金。
只要在比例裡,稍微的調整一點點,這錢鑄出來,就相當於是賺了。
鑄的越多,就賺的越多...
這也是為什麼中央禁止私人鑄幣,要將鑄幣權收歸國有,並且後世歷朝歷代都禁止私人鑄幣的原因。
這玩意要是誰都可以鑄造。
那就會和西漢初年時一樣,三銖、四銖、五銖、半兩都會在市場上到場混用,而且各種含銅量不足的銅幣,也會濫竽充數,導致國家的貨幣體系都崩潰。
而這些教訓,其實就是西漢早期和中期留下的。
生活在西漢中期的劉賀,私下裡想搞點私鑄貨幣的事情,似乎也不奇怪。
在李教授的解釋下,陳翰和江西所的考古人員,都算是接受了這個解釋。
至於這個錢範本身,倒是沒什麼稀奇的。
西漢時期的錢範,出土了不少的。
甚至在蜀中地區,還出土過一個西漢時期的官方鑄幣作坊,出土過一批錢範,石的泥的都有。
這玩意倒是也不怎麼稀奇。
檢查了一番之後,這塊石範就被放進盒子裝箱了。
像這種不怎麼會被外界空氣氧化的石器、陶器之類的器物,不用急著送去後面的文保室,可以就地放入文物儲存箱中,等一天的發掘工作結束後,再一次性送到後方。
反正石頭這玩意,結構非常穩定。
別說兩千年了,就算放個一萬年,都不用擔心會破壞啥的。
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石斧、石矛,到現代挖出來都完好無損呢,更何況這西漢時期的石範。
陳翰也收回了目光,跟著李教授回到了主棺旁邊,跟著進行考古清理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