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開墓?”
“開!”站在墓室外,孔建與溫遠根對視一眼,共同做出了開啟墓室的決定。
而在他們身後,站著一堆拿著各種高科技儀器的科技考古人員。當年,秦陵兵馬俑出土時全為彩色、出土後即被氧化表面顏色在數小時內褪色、變成了黃褐色。
因此,本次出土物如何進行保護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。眾所周知,地下物在考古發掘之前,與封閉的埋葬環境,已經形成了相對平衡的體系。
只要不打破這個體系,那內部物的腐蝕和劣化,就會被控制在一個穩定、緩慢的過程中。
這也是的物在歷經千百年後,出土仍舊能保留原有狀態。比如那把在鳳凰山漢墓群發現的不鏽青銅劍。
但是,物在出土後,這種平衡狀態就會立馬被打破。含氧量豐富的空氣,會使得物迅速被氧化。
環境的溼溫度變化,也會使物表面水分不均衡蒸發,從而出現快速乾裂、變形。
並且各種人眼看不到的魏蜀吳,也會隨著考古人員的進入,迅速滋生,對物造成危害。
甚至就連光線,都會加速物的氧化和分解。如果這次發掘的是一般的墓葬,或者說是不確定墓主人身份的墓葬。
那考古人員也沒辦法針對性的做出現場物保護。但是這次南昌海昏侯墓不同。
首先,在沒有進入墓室的情況下,大家就基本已經確定,這是初代海昏侯墓了。
其次,透過地理和獻研究,可以知道這座墓之前一直是沉於水下的。雖然後來又重新上浮了。
但是地下十幾米深的墓葬位置,應該是一直都處於一個很溼潤的環境之中。
幹千年,溼萬年嘛!可以預見,這座墓內的物儲存情況肯定是非常不錯的。
既然如此,那如果考古工作人員進入墓室,反而破壞了物的保護情況,那就萬死難辭其咎了。
如果放在以前,哪怕是一年以前。面對這個困境,都是沒辦法的事情,只能選擇強行發掘。
因為已經發現盜洞了,而且還有盜洞打入了墓室之中,哪怕只是打到墓室的最角落,那也說明這座墓被盜了。
既然被盜了,那就有搶救性發掘的必要。因為誰也不知道,現在墓中的情況如何,或許因為盜墓賊進入墓室,導致墓室內的平衡已經被破壞了,也許有很大一部分物已經加速氧化了。
而且這座墓鬧出這麼大動靜,也很難去保護了。不怕賊偷,就怕賊惦記。
如果這次不搶救性發掘,以後早晚有一天,這座墓會被盜墓賊盜挖。面對盜墓賊,目前的物保護人員,是沒有辦法全面防範的。
方圓一萬多平方米的墓園區,五公里的遺址區,真沒辦法保護好。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先搶救性發掘。
但是,現在不一樣了。之前上面下令暫停主墓室的發掘工作,就是為了調配一系列高科技考古裝置。
從華夏科技大學,專門調配來的一系列用於物保護的裝置,全都是高精尖儀器。
移動式低氧氣體工作站、低氧工作室、低氧儲藏櫃、古屍低氧儲藏櫃、真空低氧密封儲藏裝置一系列的低氧鏈系統,以及成套裝置,均為首次應用於考古物保護。
這些裝置之前都不是應用於考古領域的,而是廣泛用於航空航天工業、國防軍事等武器保護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