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的平均身高真的不高。
別看古代日本人的身高,一直被華夏人廣泛嘲笑。
但是實際上全球人類,在古代的時候身高都沒有多麼拔尖,不只是日本人矮。
在東亞地區,那些北方的遊牧民族,成年男性的身高也就一米五出頭一點,一米六以上就已經是部落勇士級別了。
而在西方,工業革命之前,華夏人和歐洲人的平均身高差不多,都在162到165之間。
只不過歐洲工業革命之後,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增高了個頭。
所以實際上,至少在18世紀之前,華夏人的身高,已經算是冠絕世界了。
就算和同時代的羅馬人相比,身高、身材、壯碩程度上,也是半斤八兩的。
只是到了近現代,歐洲人因為獨特的飲食結構,以及部分基因上的優勢,才導致歐洲人的身高、體型與亞洲人開始拉開了差距。
作為經常在地底墓葬裡轉悠的考古工作者們。
他們對古人的身高是最有感受的。
不只是因為墓葬內出土的古人骸骨,能夠測量出身高。
還以為古代的墓葬,越往早期的,建築高度就會越低。
特別是過道。
因為工程量、承重等多種因素,古代墓葬的過道,基本上修建的就比身高稍微再高一點點,或者乾脆和身高差不多。
就是剛好可以容納工匠在修建時正常進出即可。
所以,在這些古代墓葬的過道內來回穿梭時,考古工作者們就最能感受到,古人的身高與現代人的差距有多少了。
一般,過道修建高度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間,都已經是很高的過道了,側室封頂有的時候也就一米多高,頂多兩米。
所以,在發現這座吐谷渾王族墓的墓室高度居然有2.9米的時候,大家才會這麼驚訝。
只是沒想到,過道還是修得這麼矮小,不到1.6米。
像陳翰、莊雲鵬這種大高個,幾乎是含胸低頭又彎腰,才勉強透過過道,進入側室。
在過道中通行的時候,他們還在過道兩側及底部發現有門框和門檻痕跡。
只可惜,因破壞嚴重,形制已經不清了。
這也為側室內的情況,抹上了一抹陰雲。
過道都被損壞了,側室內情況還能好嗎。
果不其然,陳翰與莊雲鵬他們一進入北2側室內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具木床。
這具木床的平面呈長方形,位於墓室四壁立柱內側,東西長3米、南北寬2.米、高出墓室地面得有個半米左右。
然而,木床上原鋪有的木板,因盜擾破壞嚴重,僅殘留西南角一部分了。
原本應該放在木床上的棺材,也已經看不到蹤影了。
“果然被盜了啊。”陳翰感嘆的說道。
“老陳,快看,墓室內好多絲織物和皮革啊!”莊雲鵬勐的一拍陳翰肩膀,興奮的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