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巧不巧的,剛好第一個字已經模湖不堪了。
李教授從莊雲鵬手上接過了這枚銅印,招招手招呼陳翰一起辨認。
這塊印確實鏽蝕嚴重,印身部分已成粉末,鎏金亦多脫落了。
第一字也已經殘破。
兩人仔細省察了一番後,李教授不確定的說道:這個字的左旁似一個“邑”字。
陳翰也說道:“右邊的部首有點像是“音”字。”
兩人對視一眼。
如果所料不錯的話,這個字的印文應為“部”字。
“部夫人?”
這還真是很奇怪的一個封號啊。
部,此字見於戰國文字,有統帥,管轄,下級的含義。
雖然在秦漢還沒有演變到官署的某某部門的意思,但是也有部落、部族的含義了。
以部為封號?
“可能,這位夫人是來自某個臣服南越國的百越部落?”陳翰猜測道:“所以南越文王給她部夫人的封號。”
“意思是她是某個百越部落的首領。”
“南越國和輯百越的國策中,除了接納越人參政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民族融合了。”
“趙佗十分鼓勵跟著他南下的秦軍和六國移民與當地百越部落通婚,試圖透過大舉通婚的方式將他們這些外來者與百越融合。”
“趙佗自己都以身作則,與很多百越部族聯姻,迎娶那些頭人之女,將其收入後宮。”
“這招和親大法,可以說是中原民族分化融合其他異族屢試不爽的方法了。”
“那作為一國之統帥、君主,趙胡這位南越文王,想必也是要大量迎娶百越女子的。”
“所以這位部夫人,應該是出自百越部落的意思吧?”
陳翰的猜測,李教授不置可否。
僅憑藉一個模湖不清,不能確定的“部”字,是沒辦法斷定的。
這玩意又沒文字紀錄,又沒確鑿的證據。
也只能當做一個猜測的方向罷了。
“這個話題暫且擱置吧。”
“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東西被埋住了。”
打斷了這個話題,李教授帶著大家就在頂蓋石掩埋下的這塊區域,摸索了起來。
不得不承認,莊雲鵬的烏鴉嘴還是很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