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上下到普通百姓,上到高階貴族,在下葬後,都會給自己準備一塊刻上墓誌銘。
墓誌銘包括志與銘兩個部分,它是把死者在世時,無論是持家、德行、學向、技藝、政績、功業等的大小,濃縮為一份個人的歷史檔桉,然後帶入墳墓中的一塊石刻。
所謂的蓋棺定論,便是這麼一個意思。
墓誌銘對墓葬斷代,以及墓主人生平的補全,補家族史、地方誌乃至國史的不足,有重大作用。
最出名的,影響最大的,當屬程咬金墓穴中出土的墓誌銘。
在唐史中,並沒有清晰的記載程咬金少年時的情況,也沒有記載他的家境出生。
所以,在程咬金的墓誌銘出土之前,很多人都覺得歷史中的程咬金是一個“大老粗”,家世出身不好、走私過私鹽、蹲過監獄,是個純純的武夫。
但是,程咬金墓誌銘的出土,改變了這一印象。
根據程咬金墓的墓誌銘,可以得知,程咬金出生於官宦世家,曾祖父、祖父和父親一直在朝為官,特別是他的父親程婁,官至“大中正”。
“大中正”這個職位在現在來說,就等同於中央的組織部部長!
這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可以做的,那必須得是出身地方豪門貴族的人才有機會出任。
程咬金家壓根就不是啥普通的家庭,他自己更不是什麼大老粗。
人家妥妥的世代官宦世家,是士族門閥的一員。
只是程咬金從小喜歡習武,不愛讀書,一直都以上戰場殺敵為夢想。
以他的家庭出身來說,程咬金算是一個對程家人來說,十足的紈絝子弟了。
只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。
在隋末亂世時期,憑藉著一身武力,以及家裡訓練出來的幾百部曲,程咬金這就漸漸展露頭腦了,最終憑藉戰功,成為了凌煙閣功臣之一。
程咬金墓誌銘的出現,不但補全了程咬金自己的生平,將世人對他的“誤會”澄清了,甚至一定程度上補全了唐史。
畢竟程咬金對唐朝的建立,是有十分大的功績和重要的。
這,多虧了這面墓誌銘。
所以,陳翰在看到祭臺上有一塊石碑後,才這麼的激動,以為能夠搞清楚墓主人的生平來歷了。
結果,沒想到這是一塊無字碑。
這是啥情況。
學武則天嗎?
功過自有後人評?
可是你吐谷渾部,連正兒八經修史的史官都沒有,哪來的後人評啊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