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其餘牛,豬的骨骼,在清理辨認後,發現多為肋骨、肢骨和椎骨,也同樣不見頭顱骨。
似乎,這些牛和豬,在殉葬的時候並非是全牛、全豬,而是去首缺尾的。
這就代表著,這些豬牛並不是墓主人的殉葬品,而是拿來供奉、祭祀他的祭牲。
因為祭祀的祭牲,在華夏文化中,就是需要去頭掐尾,或者單獨用頭祭祀。
雖然最後的用處都一樣,是給墓主人死後享用的。
但是殉葬品,是墓主人自己死後帶下地的東西。
祭祀品,則是墓主人的後人,祭祀給墓主人的東西,性質發生了改變。
這對研究南越國高階貴族的墓葬,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在中原地區,追朔到新石器時代,在高階的貴族下葬後,都會專門在墓葬旁邊準備一個祭祀區。
《高天之上》
以前的祭祀簡單粗暴,就是用一些祭牲,甚至商代用人祭,昭告先祖,祭祀先祖。
祭祀完成後,就會將這些祭品埋葬到專門開闢出來的祭祀坑之中。
這點,從新石器時期到春秋時期的高階貴族墓葬中,基本都能發現陪葬的祭祀坑證明。
可是,南越國的祭祀品,居然會直接放入西側室內,一同與墓主人一起陪葬。
這肯定是在墓主人埋入墓室之前的第一次祭司。
因為按照隨葬品的放入順序,應該是先放後藏室和東西側室的隨葬品,然後在主墓室放置墓主人的棺槨和隨葬品,最後再將左右耳室和錢室的隨葬品放入,然後封墓。
這些祭品甚至先墓主人一步被放入墓室。
這種獨特的祭祀文化,就很值得深入研究了。
這也許和當地百越部族的喪葬文化有關,對補充嶺南地區先民獨特喪葬文化有重要意義。
這點對廣州考古所來說,很重要。
甚至可以作為將來的一個長期研究課題,繼續發掘南越國,乃至百越部落的喪葬文化。
專門記下這檔事之後,廣州考古所繼續清理。
就在這時,發生了一件說不清是驚喜還是驚嚇的事情。
在清理室內中部的幾頭牛遺骨時,在牛骨中,廣州考古所發現了幾枚人牙。
這幾枚人牙,根據磨損程度判斷,大概是來自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。
同時,在本室的最北端,在幾個漆器和兩面銅鏡的下面,又發現了一枚人牙臼齒。
同樣是出自一位年紀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。
也就是說,在西側室的北部,還有兩位人殉,與這些動物祭牲放在了一起。
加上這兩位,西耳室內應該一共有七位人殉。
並且一共出土了八枚銅鏡。
如果極端一點的猜測,按照一枚銅鏡,可以覆蓋一個人殉的面部來算。
也許,原本被殉葬於此的人殉,並非是七位,可能還有第八位。
只是,這第八位人殉,因為進水腐蝕等總總原因,連骨骼中最為堅固,最能儲存的牙齒,都完全腐朽了。
就連死後,都要陪葬八位侍女!
南越國王之奢華,可見一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