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除了玉璧之外,其他的玉器上,都有明顯的使用過的痕跡。
顯然這些玉器都是他生前慣用的物品。
這在已經發掘過的歷代諸侯王墓中,也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情況了。
哪怕是其他西漢諸侯王墓中,更多出土的也是精美的漆器,和少量的玉器。
不像趙胡,基本上所有的日常用品,都是用玉來打造。
吃喝用玉碗、玉杯、玉壺,身上掛滿玉佩、玉牌飾、玉珠、玉帶鉤。
就連用的配劍,也必須用玉來打造劍首和劍飾!
相較而言,倒是金器的數量非常的少。
除了那兩枚金印之外,只有少量用作點綴的金器。
比如覆面上鑲嵌的一些金葉子,在組玉佩中的金鉤玉龍佩、金帶鉤、金珠,用上了金子作為材料。
這些金子只是點綴,是用來襯托玉佩的精美,而非是單獨作為一件金器的。
這也可以左證,趙胡確實和西漢同期的其他諸侯王不同。
內陸的那些漢室諸侯王們,最喜愛的東西就是金子了,下葬時幾乎會將自己一生所得的各種金子,打造成器物,甚至直接做成金餅陪葬。
但是在趙胡墓中,根本見不到任何金餅、馬蹄金之類的財富象徵。
他的財富象徵,就是這些數之不清的玉器!
銀器就更別提了。
壓根沒發現。
至少陳翰他們在內棺中,是一件銀器都沒看到。
西耳室內的隨葬品中,也沒有用銀打造的器物。
頭箱、足箱露出的部分,也沒見銀器。
可能會有,但是絕對不多,最多也就三五件吧。
青銅器和鐵器倒是有不少。
不過都是武器。
在外槨中,大部分隨葬品就是用青銅和鐵製作的武器,從戈、戟到劍、箭鏃應有盡有。
不過這些東西就不在陳翰他們的工作範圍內了。
光是將內棺的玉片,以及那些玉璧、璽印等物清理完成,就花費了他們一整天的時間。
第二天,考古隊交接班,孔建文帶著林雅和廣州考古所的三位研究員,接手了主墓室的清理工作,開始對外槨和頭、足箱展開清理。
那些外槨中塞滿的武器,暫且不談。
這些武器都是常見的戰國末期到秦漢時期的典型制式武器,數量多,且不算多稀奇。
但是足箱和頭箱的清理,倒是給了孔建文他們非常多驚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