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個時候廣東的漁業還沒開發出來,近海基本上維持著最原始,同時也是海產最豐富的樣子。
嶺南盛產珍珠。
所謂的南海珍珠,指的就是嶺南這邊出產的珍珠。
番禺靠近大海,隨隨便便都能夠從海里捕撈到非常多海蚌。
嶺南這邊的珍珠,多到可以供應西漢全國,甚至還略有富裕。
所以在內陸較為少見和稀有,只能以個位數來論的珍珠,在趙胡手上,卻是可以奢侈到做成珍珠枕頭來用。
雅文吧
這珍珠枕,可比玉枕還要高檔。
這麼奢侈的用法,恐怕西漢的天子都享受不到。
這也算是嶺南的獨特優勢了。
除此之外,在玉衣的胸腹部,也發現許多小珠飾。
也許是覆蓋在玉衣上的珠襦。
珠襦,其實就是貫珠為飾的短衣,是用各種五顏六色的珠子,輔以絲綢穿連製作而成的衣物。通常穿在最外層。
因為珠子已經全部散亂了,陳翰他們是沒辦法復原這件珠襦了,只能將這些小珠子挨個提取。
其中淺藍色的小玻璃珠最多,在胸腹間散佈成片,當中分佈著三條縫綴飾件的織物帶,清楚可辨。
這些藍色玻璃珠,原本應該是串成三條珠鏈的。
除此之外,其他飾件還包括淺藍色玻璃貝、花形金泡、素面金泡、素面銀泡、素面蒸金銅泡5種,組成兩種圖形。
而且在胸腹之下,也就是墓主人背後腰部的位置,還有一串組玉佩飾,由多件精美的透凋玉飾、小玉人、金珠、玻璃珠等組配而成,因串連的絲帶朽壞,有些飾件已經散亂移位了。
想要重新組成完整的玉佩飾,也要經過詳細修復才行。
不過僅僅只是這些玉飾的樣式和精美程度,就可以看得出來,要比前室那位“景巷令”的玉佩飾高檔的多。
精美度和玉質好的不是一點兩點。
不愧是君王戴的組玉佩飾。
如果能重新修復好,串成完整的一組玉佩,絕對會非常非常漂亮,能夠成為未來南越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!
最後,將這些玉佩、玉璜、玉衣、玉璧、珍珠都清理完畢後,整個內棺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樣物品。
玉人!
四件玉人,全部都是跪坐,平頂,面型橢圓,只在細節之上有些許差別。
一件玉人雙手垂拱交襟。
一件玉人雙手合攏於胸間,雙足向後盤曲。
一件玉人上身已殘,只剩下跪坐的下半身。
最後一件玉人,同樣是雙手垂拱交襟。
這四件玉人,都用細線刻出五官和兩耳,兩袖和後裙也用簡單線條勾出。
其中還保有上首的玉人,面部的五官都有細微不同,有的雙耳頗大,有的面型扁圓或者橢圓。
兩座女玉人腦後還用淺刻線紋勾出垂髻,後身還有勾勒衣紋的線痕。
而兩座男玉人,投身也梳有髮髻,有些類似秦始皇陵裡的兵馬俑的“髮型”,這倒是和西漢的樣式不同。
“有用真人陪葬,還再陪葬了玉人,這位南越王還真奢侈啊。”陳翰小聲的都囔道。
又用活人,又用假人。
而且十分厚葬,用了大量的玉器為自己陪葬,花費了天文數字。
這樣的一位君主,諡號“文”,這得讓那位節儉了一生,乃至在身後事上都十分節儉,只肯薄葬,不開山鑿陵的漢文帝,如何自處?
這“文”字諡號,該多羞辱這位真正仁義且文的帝王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