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這個周禮制度,到了西漢基本已經奔潰了,所有去世的貴族,基本上有能力的都會給自己準備個玉含。
比如鳳凰山168漢墓的隨先生,就在嘴裡含了個刻有自己私名的玉印。
嚴格來說,其實他也僭越了。
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,影響還是很大的。
不過這種事情也沒人管,畢竟含到嘴裡之後,人就下葬了。
比起生前僭越用玉印,這種死後自己偷偷含一枚玉印的事情,倒是無傷大雅。
“墓主人趙胡嘴裡含的是珍珠,看來確實是以天子之禮下葬的。”
“只是,為什麼只有一棺一槨啊?”
陳翰還是對主墓室只有一棺一槨的事情,耿耿於懷。
不過一米八多點的寬度,這樣的墓室在天子級別來說,算是非常袖珍了。
要不是長度有四米多,這都不像是埋了一位“天子”。
“行了,這些事以後討論。”
李教授搖了搖頭,面無表情的說道:“紀錄下。”
“墓主人下頷殘骨儲存情況較佳,齒床上保持著第一、第二門齒,犬齒與第一前臼齒各1對。”
“左側第二前臼齒及2顆臼齒、1顆智齒,均順序排列。”
“智齒都已經長好了,這表明墓主人是成年人。”
“殘存的顱骨還顯示出男性的骨骼特徵。”
“從目前墓主人骨骼上展現的情況看,墓主人是南越第二代君主趙胡的猜測,應該還是正確的。”
雖然說,墓中出土了南越文帝的禮器,玉璽,私名印。
但是還是有那麼極小的機率,墓主人有可能不是南越文帝趙胡。
萬一,要是棺槨內躺著的是個女性,那不就傻眼了嘛!
還好,上天沒有給大家開這麼個荒誕的玩笑。
穿著玉衣的墓主人是個男性。
那基本就穩了。
另一邊,和傅所長,凌安一起提取中部、下部玉片的莊雲鵬,也中氣十足的彙報道:“墓主人的嵴椎骨略有彎曲。”
“頸椎大部分已模湖難辨,胸椎只存輪廓,中部尚能辨識出4對肋骨,已全酥裂壓扁。”
“腰椎儲存較差,個別節上可看出乳突痕跡。兩側肩胛骨及左部鎖骨尚見一些痕跡殘留。”
“墓主人生前嵴椎可能有些問題,或許有些許駝背。”
“最重要的是,下身的髖骨輪廓尚清楚,雖然兩股骨酥裂,多已粉化,髕骨、脛骨、腓骨殘留的痕跡已經混雜難分。”
“但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