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網路小說 > 都市言情 > 滿級考古大師 > 一百七十六章 我金縷呢?

一百七十六章 我金縷呢? (第1/2頁)

推薦閱讀: 戰神之上

墓主人的內棺中,最不缺的就是玉。

首先就是十塊玉璧,被鋪放在了玉衣的胸腹上,這是西漢最典型的諸侯王葬制。

身上不放五塊以上的玉璧,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諸侯王。

除此之外,棺內兩側還分置了玉壁、玉璜。

左側的前、中、後位置各有1件玉璜,右側與之相對應的各有1件小玉璧。

這加起來就已經是13塊玉璧,和3塊玉璜了。

還不算完,因為內棺的寬度很寬,所以在放下身穿玉衣的墓主人後,兩邊還有足夠多的空隙放置其他東西。

其中,最惹眼的就是10把鐵劍!

這10把鐵劍,分放在玉衣兩側腰際間,每邊5件。

左邊的3件在上,2件在下,排列比較整齊,位置未動。

右邊的卻有點散亂,顯然是棺槨在大石落下時受撞擊,棺內的遺物受震拋起,導致有一部分器物移位較大。

這10件鐵劍有6件是玉具劍,其中1件在右邊,4件在左邊。

所謂的玉器劍,就是劍首、劍飾、劍格都是用玉打造的,非常的奢華高階。

顯然,這10把劍並不是什麼實戰用劍,更多是充當禮儀用劍的效果。

西漢的時候還是很流行天子劍、諸侯劍的。

只要是貴族,不管是下面的大夫、公乘,還是上面的列侯、諸侯王,乃至天子,日常出行的時候通常都是劍不離身。

畢竟西漢的風氣非常尚武。

特別是在沒有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之前,西漢完全就是個公元前的*****國家。

沒辦法,老劉家從劉邦到劉徹,六十多年來一直都要面臨匈奴入侵的危機。

嚴重的時候甚至在長安城牆上,都能看到匈奴入侵的烽火狼煙。

後世明朝的天子守國門,實際上西漢早就在這麼幹了。

漢高帝、漢文帝、漢景帝、漢武帝,基本上都被匈奴欺負過,都受過匈奴之辱。

你百姓和貴族們不尚武,不時刻鍛鍊自己的武藝,隨時準備和匈奴開幹,那國家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!

也是因為一直憋著一股氣,從上到下都想著幹匈奴,沒有放馬歸山。

這才有最後漢武帝奮五世六十年之餘烈,一洗高皇帝白登山之辱,將匈奴幹趴下的豐功偉業。

當時就是流行君子當持劍,包括當時的儒家,也都是劍不離身的。

像南越王這種等級的貴族,雖然很難親自上陣殺敵了。

但是該有的佩劍,禮儀用劍,那還是必不可少的。

當然,棺內的玉器,還不止這10把玉佩劍!

在玉衣的頭上和足下,還放有凋鏤精美的玉飾。

雙鞋之下有1件雙連璧,頭罩的頂部及兩側各置玉飾1件,在頂部的是1件青白玉凋獸首銜環,右邊為虎頭金鉤玉龍,左邊是透凋的鳳紋牌形珮。

此外,在面罩上還蓋上1件透凋龍紋玉璧和1件透凋龍鳳紋重環玉珮。

在玉佩上,有8片杏形椎花的金片,排列有序,每片金片的上下及兩側都有1對穿線的小孔。

陳翰指著這幾塊金片說道:“這些金飾片,原來應該是縫綴在絹帛上的一塊麵幕吧?”

“即所謂的瞑目。”

《儀禮·士喪禮》:“瞑目用緇,方二尺,赬裹,著組系。”

所謂的幎目,是指覆死者面的緇巾,主要用於人死後的覆蓋面部,既後來常說的覆面。

其用緇製成,二尺的正方形,四角帶有帶子,紅色的裡子,用絮填充。

這是一種源於西周的喪葬禮儀制度。

最新小說: 超級小農夫 不思議強者 我真不想當文化人 嫡女手冊 神寓之言 重生之娛樂女神醫 剛離婚,就被絕色師姐禍害 重生星空至尊 我的老婆是唐三藏 雙世寵妃,誤惹妖孽邪王 我把相親物件的老爸揍了 直播之環球探險家 小鎮深巷 娛樂紀元 廢柴小明之快穿江湖 我,開局震驚了絕色女兒 都市下凡之最強師叔 超級軍工科學家 美劇神探的日常 天才外賣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