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其實在嶺南地區也有發現一些南越國的墓葬。
但是這些墓葬都是埋葬的中低階貴族,其中大部分可能還是當年的南征秦軍,出土了一部分秦國製造的青銅兵器。
竹簡、木牘之類的東西是沒有出土的。
像這種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打造的石室墓,就更別提了。
完全是嶺南第一例!
當廣州考古所的訊息,詳細的傳遞到國家文物局和社科院考古所後,兩個單位立馬就開起了內部會議。
一個小時後。
文物局與社科院考古所就聯名向上頭打報告,請求批准發掘【象崗南越國君大墓】!
而上頭的反應也很快。
不到半個小時,就給予了批覆。
“同意發掘!”
......
“這次呢,我們社科院考古所將會和廣東考古所、廣州考古所組成聯合考古隊,對“象崗南越國君大墓”展開考古發掘工作!”
“大家也都休息了大半年了,也該重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。”
“廣州地處南方,雖然現在已經十月份了,不過當地溫度也不算低,不會影響我們的發掘工作。”
“而且根據廣州考古所的同事所說,這次的南越國君大墓,是一座石室墓。”
“廣州考古所經過三天的勘查,基本弄清了此墓的結構和規模。”
“這是一座完全用石料堆疊打造的墓葬!”
“從推出的平臺及墓室圍巖觀察,崗體岩石大部分已經風化成砂質粘土,強度已完全降低至土狀,使用普通的鎬、鏟即可開挖,只有少部分保持原巖的狀態。”
“墓坑構造為豎穴與掏洞相結合,豎穴平面呈“凸”字形。周邊不很平直,以現在的地表為準,南北長10.85、東西最寬12.5米!”
“廣州考古所的同事們,已經將階梯式的墓道清理了出來,墓道有十數米長,在墓道盡頭則有一道雙扇石門打造的墓門!”
“不過墓主人是誰,墓葬是否被盜,暫時都還無從知曉。”
“為了安全起見,廣州考古所安排人員駐守,遣散了施工工人,並封鎖了發現墓地的訊息。”
“等待我們和廣東考古所的人都到齊後,再對墓葬展開保護性發掘!”
前往廣州的動車上。
孔建文又在喋喋不休的動員著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們。
陳翰坐在車廂角落,神情頗為感慨。
眼前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