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象崗作為越秀山的一片小山崗,海拔和周圍的平地是不一樣的,大概高了五十米。
這樣的山崗,可以建一些兩三層樓高的小洋房,但是不適合建造高樓。
所以必須要將這個小山坡徹底削平!
於是,幾十名施工人員,又開始日夜奮戰,秉承著愚公移山的態度,物件崗發起了攻堅。
當然,在削平山崗的同時,廣州當地的考古所,也介入到了工程之中。
按照現在的國家規定,房地產開發,必須要事先讓考古工作者進行前期勘探,確定這塊土地下面沒有什麼重要的墓葬。
這才可以正式開始動工建房。
這個規定還是很人性化的。
一方面能夠更好的保護墓葬,不至於老是在施工的過程中,半途挖出墓葬來。
嗶嘀閣
一方面也是為房地產開發商考慮,一旦建築施工隊都找齊了,並且開始動工了,那工地每天的開銷都是六位數以上的。
一旦中途突然因為挖出墓葬而停工,這每停工一天,都要損失一大筆錢。
而且一些開發商,為了不停工,會故意將挖出的墓葬用水泥回填,裝作無事發生。
這樣就將一些也許很重要的墓葬給破壞並且隱藏了。
所以才有了考古工作者在房地產專案開始之前,提前介入的方桉。
廣州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,就物件崗的開發非常重視,每天都派工作組前來勘察。
而工程的進展也十分順利,不過一個月的功夫,不到50米的山頭就從頂部挖掉了17米。
在搞基建這一塊,華夏速度不是一般的勐。
而在施工期間,也確實挖出了幾座古墓,從漢代、晉代一直到明代都有。
不過這些墓地規模都很小,而且基本都在早年被盜墓者光顧過,只餘空空墓室,基本沒有搶救性發掘的價值了。
但是可以看得出來,這象崗在古代,應該也算是廣州的一塊風水寶地了。
而平土工程將山崗削低17米後,也平整出了一塊7500平方米的地皮。
根據專業的建築師和工程師實地考察後,確定這個高度已經可以進行20層以上高樓的建築了。
廣州考古所的工作人員們,在親眼目睹施工人員,足足挖掉了17米的泥土層後。
也認為在如此深的土層中,已經不可能還存在墓葬了。
於是,工程就進入了正常施工的階段。
一輛輛挖掘機、吊車、水泥攪拌機等基建工程車,都開入了建築工地。
數百位建築工人,全都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,來到了這處工地。
北面的第一棟樓,在規劃好區域後,正式開始動工開挖牆基。
只是,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。
明明都足足往下清理了17米的泥土層,就連當地考古工作者,都認為地下不會有墓葬了。
但是,就在其後的某天中午。
一塊碩大無比、形狀規則,明顯是人工製作的石板。
被轟轟作響的挖掘機,一鏟子給挖了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