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陳列樓一樓一扇重重的大門。
一條往下蔓延而伸的地道,就出現在了陳翰三人眼前。
光是這條只有昏暗燈光照亮的地道,就有一股“地宮”那味了。
在地道的路上,還有一堆彷石、人造苔蘚、灰磚、散落地面的彷青銅器和鐵器。
請來個攝像組,都不用額外再佈景,一出“XX迷宮”的盜墓題材電影,就可以直接在這裡開拍了。
衛思思驚奇的說道:“荊州博物館很與時俱進啊,這搞得就和現在流行的盜墓電視劇一樣。”
“光是這佈局和置景,就能吸引一大波年輕人來打卡了吧!”
程主任眉眼之間有點自豪:“別看我們這些領導年紀都大了,跟不上小年輕的潮流。”
“但是館裡也招了不少年輕人的,現在各地的博物館都在走年輕化,吸引年輕人參觀,我們也要跟上。”
“這次為遂先生打造的地宮,就是一次年輕化的嘗試,地宮的設計團隊全都是90後!”
“不錯。”陳翰點點頭:“年輕人才懂的現在年輕人的喜好。”
“博物館一直以來給人的形象都是古板、厚重、深沉,確實吸引不到一些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年輕人。”
“但是如果將地下地宮打造成年輕人喜歡看的盜墓題材電影、電視劇中的樣子,就會吸引一些愛看電視劇、電影的年輕人慕名來參觀,也能間接讓他們愛上和接觸歷史文化。”
“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向。”
雖然,陳翰作為一個考古工作者,是非常厭惡盜墓賊的。
但是呢,作為一種題材,盜墓型別的在年輕人群體中爆火,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
特別是最近幾年陸續有很多盜墓題材的系列電視劇和電影上映,更是影響力巨大。
如何將這些喜歡盜墓題材的人,轉化成喜歡歷史、考古,是一個各地博物館和文化工作者都需要去考慮的事情。
現在荊州博物館率先走出了第一步,確實值得讚揚。
一道婉轉但是並不漫長的地道,直通地下負1層。
走到地底後,入眼看到的便是一個彷造漢代墓室風格建築出來的地宮。
這負一樓,原本是用來堆放一些陳年館藏的地方,面積還挺大的,得有個一兩百平方。
單從大小上來看,形制是有些逾越了,大小堪比天子槨室,甚至還要再大點。
這顯然不符合遂先生的“五大夫”身份。
但是考慮到這地宮是要有絡繹不絕的遊客來觀看的,不做的大一點,確實沒辦法接待遊客。
所以陳翰也沒在這方面糾結。
倒是擺在“槨室”中央的那個水晶棺,引發了陳翰的好奇。
他好奇的並非是棺內隱約可見的遂先生,而是幾位圍在水晶宮旁邊的博物館領導。
為了營造出地宮的氛圍,所以這負一層的地宮打光並沒有做的特別亮。
主要的光都打在了中央的水晶棺範圍內。
而且為了避免遂先生長期被光線照射,用的還是特殊的發光裝置,而且是從地面往上打的。
四周暗,中間亮,而且中間的光還是從下往上打。
從陳翰的角度,只看到這樣一幕。
幾位戴著眼鏡,而且還有些地中海的中年男人,背手站在水晶棺周圍,從下往上打的光,為他們的臉上遮了半面黑影。
再配合上四周很是昏暗的氣氛。
這幾位眼神一直停留在遂先生身上的領導們,就顯得有點“陰森嚇人”了。
特別是,當陳翰他們走下來後,這幾位領導十分默契的齊齊轉頭看向了陳翰與衛思思。
陳翰頓時有一種破壞了一群“食人族”享用大餐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