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老師聊完之後,陳翰轉頭就來到了文物存放室。
一進門,他就聽到了李教授的驚呼聲。
“與曰:餘稷之玄孫,穆善敦敏,畏天之命,定均曾土!”
“這段銘文,再次為曾國的族姓為“姬”姓,提供了新的直接證據啊!”
一聽這話,陳翰連忙快步走到了李教授旁邊,伸頭看向了他手上的銘文託片。
稷,也就是后稷。
姬姓,名棄,是黃帝的玄孫,帝嚳嫡長子。
在《史記·周本紀》中,后稷的出生同樣帶有玄學色彩,傳說乃是有邰氏之女姜嫄,踩巨人腳印而生棄。
也許是因為劉邦“斬白蛇起義”和“赤帝之子”“其母與神交而受孕”等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合理性,而大肆為自己用玄學貼金。
《最初進化》
於是太史公在《史記》之中,紀錄的夏商周開朝之君,也都充滿了玄學色彩。
不過拋去這些玄學色彩不說,在周王室自己眼裡,后稷就是他們的始祖。
既然曾侯與自稱是稷之玄孫,那無疑再次證明了曾侯乃是姬姓。
而後面的一段話,則是曾侯與自誇的話,說自己穆善敦敏,按照上天的命令,統治曾國。
在1號編鐘上,也有一句“
改復曾疆”的銘文,這兩句都是曾侯輿為自己銘刻的豐功偉績。
“小陳?我正想尋你呢!”
看到陳翰回來了,李教授連忙拉著他,走到角落坐下。
“我再三思考了許久,我覺得1號編鐘上寫的那位“南公”,可能並不是南宮适,而是他的嫡長子。”
嘿,陳翰嘿嘿一笑。
果然智者容易不謀而合!
陳翰笑問道:“李教授,您是怎麼想的?”
他想聽聽李教授的想法,看看兩人是不是想到一塊去了。
李教授卻沒有繼續說下去,反倒是反問道:“小陳,還記得大孟鼎嗎?”
陳翰恍然大悟的點點頭。
大名鼎鼎的大孟鼎,怎麼可能不知道呢。
大盂鼎,是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的一座西周青銅鼎,出土後便被販賣至文物市場。
後來1952年藏於魔都博物館,再後來就被國博借走了,現在都還在國博展出。
之所以這個鼎叫大孟鼎,是因作器者是康王時大臣名盂者而得名。
與大孟鼎一同出土的還有一個小孟鼎。
不過小孟鼎出土後幾經買賣,後來就失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