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裡的“瑕”,就是一個地名,同時“隨”可以翻譯成隨國,也可以翻譯成隨地。
《左傳》中大部分關於隨的記載,將隨翻譯成隨地都沒問題。
只有一次專門提到“隨國”二字,“隨國,姬姓。”
假設曾國就是將自己生活的地方,稱為隨地,而不是稱為曾地。
這麼一來,《左傳》等史書中稱呼他們為“隨”“隨人”,就說得過去了。
因為曾侯自己都稱呼治下的領土為隨地啊!
就像漢代之後,大部分華夏人都稱呼自己是漢人,稱呼華夏的土地是漢土。
包括官方王朝,也經常稱呼自己治下的土地是漢土。
這也絲毫不影響當時實際朝代已經是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了……
越想,陳翰就越覺得這個猜測似乎更加合理。
這也能解釋為什麼“隨州”叫隨州,曾國滅亡後,為什麼曾國公族都改姓隨了。
因為曾侯統治的地方,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,叫做隨地!
至於這裡為什麼叫隨?
要知道當年曾國被封到漢東,是空降來的!
第一代曾侯是聽從武王的命令,從中原帶著軍隊,才來強勢征服了這塊漢江和夏水交匯之地。
想到這,陳翰立馬從床上爬了起來,開啟了電腦,登陸進了官方考古平臺,在上面開始搜起了隨州當地歷來的考古成果。
果不其然,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條記錄。
1958年,同樣是在SZ市曾都區,發現了一個新石器至東周時期的遺址!
這個遺址東西長約140米,南北寬約120米,面積近2萬平方米!
主體文化為商周時期!
有完整的城池、環壕!
位置距離文峰塔發掘現場很近,同屬一個行政區!
這說明,隨州這裡至少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定居了,並且持續到了商周時期!
在南宮适被封到隨州之前,這裡已經有文明瞭。
而且,根據商代甲骨文所記,在漢水流域曾經有一個姒姓曾國!
也許在商朝的時候,就是稱呼這片地方為“隨”!
周代分封的姬姓曾國,可能是在兼併這個姒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的!
而在兼併了商代姒姓曾國之後,周代分封的姬姓曾國,繼續沿用了商人對此地的稱呼:“隨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