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木簡牘的連二亞硫酸鈉脫色技術。
都是荊州文保中心研發的。
還有針對竹木漆器類文物的現場提取,在分類的基礎上結合文物本體特點及賦存環境,荊州文保中心也給出了11種基本提取方法。
針對竹簡的提取整理,研究了失水乾縮竹簡的潤脹復形方法。
對極度糟朽竹簡的乙二醛預加固方法。
還有竹簡整理的計算機正射影像技術。
包括現在孔建文他們,正在對發掘現場的脆弱竹蓆、草繩、麻繩等竹藤草編類文物提取時,使用的乙基纖維素等現場提取臨時加固材料。
全部都是荊州文保中心研究的。
如果說考古工作者是負責挖的。
那荊州文保中心就是負責研究,怎麼將挖出來的東西完整提取和保護起來的。
兩者相輔相成,誰都不能沒有對方。
“來來來,跟我來。”
“我們這棟新建的科研樓,去年才剛投入使用。”
“為了建這棟科研樓,上頭投資了五千多萬元購置先進試驗和專用裝置四十多套!”
“現在我們中心的技術裝備,可以說是超過了國內大部分省級文博單位。”
“當然,和故宮文物醫院相比,還是稍微遜色一些。”
“但是我敢說,在竹簡修復這一塊,就算是故宮文物醫院的人,也沒有我們荊州文保中心強!”
榮華十分自豪,他也確實能夠自豪。
荊州文保中心保護完成的簡牘,佔全國出土飽水簡牘總量的70%!
保護完成的木漆器佔全國已保護出土飽水木漆器總量的60%!
如果要讓陳翰來說,他甚至認為荊州文保中心在整個竹木器修復這一塊,都是毋庸置疑的國內第一!
畢竟湖北本來就是竹簡和漆木器的出土大省,再加上從1973年開始,全國各地就經常將出土的漆木器送到荊州這邊修復。
這讓荊州文保中心擁有了豐富的修復這類文物經驗,乃至一套成熟的技術傳承體系!
“老榮啊,在竹簡修復這塊,我們肯定是最信賴你們荊州文保中心的,這話就不用在我面前吹了。”李教授無奈的笑了笑。
榮華這人啥都好,但是就一點,愛比較。
特別是愛在社科院考古所的人面前,拿荊州文保中心和故宮博物院那邊比較。
2016年,故宮文物醫院掛牌的時候,榮華稍微消停了一點。
但是等到去年荊州文保中心新的科研樓投入使用後,他就又立馬抖起來了。
還好,前往簡牘修復室的路程並不遙遠。
也就是聊幾句話的工夫,榮華就帶著陳翰和李教授,來到了簡牘修復室。
而一進入修復室內,陳翰首先看到的,就算一臺充滿了高科技感的精密儀器。
見到陳翰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這臺高科技儀器上。
正在簡牘修復室裡迎接他們的一位四十來歲中年人,笑著介紹道:
“這是一臺高光譜影象分析系統,別看這玩意看起來很高科技,和純手工的簡牘修復沒什麼關係。”
“但是,這臺神器,對你們考古工作者來說,可是一臺神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