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於為什麼後來這個盜洞會被當地村民當做是一口井,是因為有一條非常微小的地下水系滲透進了這個地宮之中,讓地宮內充滿了積水!”
“這個盜洞深度達到了十幾米深!”
“不知情的村民們站在上面根本看不到底下是什麼情況,再加上三百多年的時間,當地的百姓都換了好幾茬。”
“後來的人見能從裡頭打出水來,自然而然就將其當做是一口井了。”
“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這口井內的地下水,水位降低到了一個極低點,當地村民才發現原來這不是一口井!”
“試想一下,一口古井,幾代人都在喝,結果這井裡的水居然是墓室內的積水。”
“雖然說,這個地下宮殿非常大,前室也不是主墓室,算不上是泡屍的水。”
“而且經過沉澱,村民們打上去的水都還算乾淨,喝不出什麼問題來。”
“但是不管怎麼說,這也是墓室內的積水。”
“知道這個事情後,當地村民立馬崩潰了,後來整個村子都遷移走了。”
陳翰嘆了口氣,十分感嘆的直視著鏡頭,說道:“我知道,大部分網友都認為,盜墓賊也沒什麼,只是從地底挖出一些陪葬品出來賣,影響不到普通人。”
“而且這還能賺大錢,看起來好像是非常不錯的行當,如果法律不禁止的話,也許不少人都想幹。”
“但是,這個故事就告訴了我們,盜墓賊這個群體,就是一群遺臭萬年的敗類!”
“盜墓賊這種大肆破壞古墓,且絲毫不負責任的行為,不應該被任何人效仿!”
陳翰瞥了瞥手頭的平板電腦,此時直播間裡再沒有觀眾在嘻嘻哈哈了,而是聽取嘔聲一片,謾罵和譴責盜墓賊行為的彈幕層出不窮。
不過,也有那麼零星一些觀眾,發出了不同的看法。
“誰能確定這就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呢?也許這只是以前的人打井誤打到了地宮裡,他們自己也不知道,才變成這樣的呢?”
“官方考古工作者,也不能就這樣武斷的給盜墓賊安黑鍋吧?”
“盜墓賊:村民自己打井打錯了,這鍋我可不能背!”
看到這些為盜墓賊推脫的言論,陳翰立馬就有點高血壓要上來了的感覺。
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和盜墓“利益相關”,還是真的就是對盜墓賊抱有好感的無知網友。
他揉了揉太陽穴,十分無奈的解釋道:“各位觀眾朋友們。”
“這裡和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。”
“明代的墓葬,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。”
“這種明代藩王的墓,都是用磚頭直接在地底建出一個個磚室,然後用墓道聯通的。”
“也就是說,如果有人從上面往下打洞,會挖出非常多燒製完整的磚塊!”
“如果真的是村民自己打井,那在挖出明顯是大型墓葬才會有的磚塊後,他們肯定會馬上回填的,不可能就將這個洞放在這裡,更不可能繼續往下打,將洞打進前室之中!”
“只有有目的,有計劃的盜墓賊,才會將盜洞直接打穿磚室,進入到墓葬中盜寶!”
“退一步說,就算當年村民打井誤打錯了,打進了墓葬之中,然後動了發財的心思,順便幹了一次盜墓賊的活,那他們也會在盜完裡面的財寶後,將這個洞堵上。”
“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這裡,不可能留下這樣一個洞,禍害自己!”
“只有專業的盜墓賊,才會在盜墓完成後,懶得將盜洞回填,拿著盜出的寶物匆匆而逃!”
“因為他們本就是在全國到處找墓盜,根本不在乎這個洞以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壞影響。”
“所以可以確定,這絕對是專業盜墓賊乾的事!”
“後來居住在當地的村民們,全都是被這群盜墓賊牽連的無辜人,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喝了上百年的墓室積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