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袁紹這一戰,曹操已經盼了十年。
這十年之間,曹操收黃巾,定兗州,平袁術,滅呂布,迎奉天子,移駕許昌,自問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。
只要擊敗袁紹,就具備了問鼎天下的資格。
到時飲馬長江,逐鹿中原,安定社稷,一匡天下,方才不遂平生所願。
如果只因為防備一個小機率事件,就把自己置於一個弱勢地位,甚至導致最終的失敗,這絕對是曹操無法接受的。
“呵呵……”
看著曹操一臉不甘心的樣子,韓彬無奈地搖了搖頭。
曹老闆啊!
你哪裡知道!
你現在所看重的袁紹、劉表、馬騰、韓遂,其實都是疥癬小疾。
你現在所忽視的劉備,才是你日後真正的大敵!
哪怕你死了之後,你的子輩,孫輩,重孫輩,都將要活在劉備的陰霾之下。直到你打下的江山易主了,才徹底拔掉了劉備這根眼中釘。
而劉備前半生的流離,只不過是為後半生的輝煌打基礎而已。
等他到了荊州之後,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。
馬上。
算算時間,最多也就幾個月時間,劉備就會遇到他人生中第一位謀士。
從此他的人生就拐入了快車道,徹底開啟了掛逼模式。
你如果再不重視起來的話,只怕要是跌大跟頭啊!
但同樣的……
很多話只需要點到為止極可,如果說得太明白,那就有過於漏視野,很多事情也就解釋不明白了。
韓彬想要扮演的角色,只是一個算無遺策的謀士,並非一個神神叨叨的神棍。
“司空!小子只是一個開酒館的,專注於口腹之物。”韓彬淡淡一笑,很是佛系地說道,“很多事情,小子只能是說出自己的看法,具體要怎麼做,還需司空自己決定。”
“這……也罷……”
曹操微微一愣,便苦笑著站起身來,“浩庭之言,我已明瞭。事不宜遲,我回去商議一番,再做決定!”
“好!那小子就不送了!”韓彬點點頭,目送著曹操等人出了店門,不自覺露出一種若有所思的目光。
博望坡之戰,可以說是劉備打響得武裝反抗曹操最有力的一槍,也是最振奮人心的一槍。
歷代評書演義之中,為了塑造諸葛亮的光輝形象,都習慣把這一戰安排在赤壁之戰前夕,成為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。
實際上這一戰,卻發生在赤壁之戰六年以前,是劉備親自將荊州之兵北上兗州,於博望坡設下伏兵,大敗夏侯惇、于禁二將。
如果不是李典及時趕到,只怕二將就要折戟於此,曹軍後方必然大亂!
那袁曹雙方的戰事,還說不定會走向什麼樣的方向。
言盡於此。
曹操能不能聽從建議,就要看他自己的選擇了。
……
馬車上。
氣氛又變得非常沉悶。
郭嘉、荀彧畢竟是文人出身,耐得住寂寞。
但夏侯惇卻是個自幼行伍的大老粗,性子急躁很的,在這種沉悶之中忍不住開口問道:“主公!那韓浩庭之言,到底能不能信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