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,徐光出身一個普通農戶家庭,他的父親徐聰是個放牛出身。
在徐光十三歲那年,石勒手下大·將王陽攻破徐光的家鄉,俘虜了徐光。
只是看徐光聰明過人,就把徐光受到麾下。
只可惜,徐光此人性格頑皮,不尊禮法,讓他牧馬,他就每天坐在馬圈裡頭寫詩,也不管戰馬的好壞。
王陽知道了,就把徐光逮捕入獄。
然而,在監獄裡徐光也不老實,和獄卒混熟悉的他每天都讓人帶書給他看,批評朝政,指出石勒治民的短處。
為此,王陽警告了多次都沒有作用。
最後,還是石勒聽說了徐光的事情,將他從牢裡放了出來,並安排在身邊擔任親信。
後來,徐光因為某件事情惹到了石勒,被石勒貶為牙門將,幹著最辛苦的工作。
再之後,張賓因病去世,石勒痛失左膀右臂。數日不能自理。
畢竟張賓是石勒起家的元老,沒有張賓為石勒指點道路出謀劃策,他壓根就無法一統北方。
張賓去後,接任張賓的程瑕能力不足,相比較張賓差的多了。
就在石勒感慨張賓時,忽然想到了徐光,就將他破格提拔為了謀主。
徐光也的確不辜負石勒的信任,歷史上,在劉曜帶兵十萬進攻洛陽城的時候,石勒手下所有文武大臣都建議避戰,只有徐光,毅然決然的支援石勒親自討伐。
後來,事情也都知曉了。
石勒在洛陽城擊破劉曜主力,擒殺劉曜,他的侄子石虎,侄孫石隧攻入關中,盡收關中之地。
當然,現在的話,石勒早就透過索綝與呼延晏的幫助,拿下了劉曜,統一北方。
張賓還活著,徐光就和歷史上一樣籍籍無名。
就像這一次征戰潁川,因為他總是自以為是的性格,就被石勒安排留在了洛陽城防守。
臨行前,石勒給了徐光兩千兵馬。
然而誰也沒想到,徐光就是靠著這兩千兵馬,埋伏了前來進攻的王玄策,將王玄策想要佔據洛陽的打算摧毀。
這不是,得知了是徐光在背後運作,姚裕的雙眼逐漸眯成了一條線:“好一個徐光,竟然敢挫敗我的軍威,不收拾他,真以為我姚裕手下沒人了是吧。”
聽到姚裕的話,王玄策那是一個開心,能打敗徐光找回面子自然是好。
然而,孫奕與傅伉卻嚇得連連阻攔:“不可不可,宋公啊,我軍糧草不濟,已經支撐不起大規模的征戰了。而且,洛陽城牢不可破,若是敵人前來增援的話。我軍很容易就會與他們僵持了。屆時,國內經濟,民生,都會崩潰掉的。”
孫奕與傅伉的意思姚裕如何不懂?事實上,他也就是這麼說說罷了。
他可沒有想過去對付徐光,這麼說,就是讓眾人聽得。
特別是王玄策,省的這貨心裡不舒服,嚷嚷著讓自己出兵。
徐光能力是有的,他靠著洛陽城中的兩千人,必定能堅持到石勒的新一波援軍趕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