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州的話,則是安南將·軍滿匡為主,統交州之地,帶甲萬人。
吾彥之子,吾固之弟吾寬被拜為偏將·軍,輔佐滿匡。
姚信被姚裕任命為徐州刺史,轄下邳,廣陵,彭城,琅琊,東海,九江六郡,督胡湖,連濬,呂先諸將,統兵三萬,進駐下邳。
這五部兵馬共計有十五萬,其中,兵力最多的是南荊州姚範所統領的部隊,兵馬足有五萬。
兵力最少的,則是交州的滿匡。
之所以這麼安排,姚裕也是有考慮的。
其中,荊州一地是姚裕的根本,姚範姚豹所部加起來八萬大軍,也是為了穩固根基。
有這八萬大軍坐鎮老家,姚裕在朝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慌。
至於交州,此地山高路遠,當地百姓也是人口不多,若是進駐過多兵馬的話,怕是會對當地百姓造成巨大的負擔。
思來想去,姚裕才在這裡安排了一萬人,只需要保證交州無虞即可。
當然,要是說起來戰鬥力強悍,那肯定是全衍和姚信手中的百戰老卒。
全衍就不說了,手下精兵三萬個頂個的強悍,姚信手下的兵馬,除去了姚裕給他調撥的精銳之外,還有從那兩萬水賊之中精挑細選出來之人。再加上姚裕送過去的軍備錢糧,足以保證這兩部兵馬成為姚裕手中最鋒利的刀子。
反觀姚裕本人,親提十萬大軍鎮守江東,掌控朝廷的同時,為各部戰區提供支援。
原先開始,姚裕將這個規劃遞給司馬鄴的時候,司馬鄴還覺得有些不忿。
這所有地盤都是你的人給佔據了,你把我這個天子當成什麼了?
是,你之前是跟我商量過不假,但你也沒有說過一點不給我這個天子留吧?
心裡頭氣憤下,司馬鄴就暗中使壞,以姚信,全衍,姚豹,姚範等人出身不行為由,想要反駁姚裕的提議。
他倒是沒有說滿匡,因為司馬鄴知道,滿匡是世族出身。
那司馬鄴也聰明,並沒有直接讓姚裕把各地戰區的負責人換下來換成自己的人,他表面上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,說什麼大將·軍任人唯親就算了,姚信,姚豹,姚範也是的的確確立下過功勞的。
但是那全衍有什麼,一個山賊出身,如何服眾?
相比較之下,朝中傅祗,荀藩,司馬滔,司馬暢,謝鯤,謝裒,溫嶠,祖逖,哪一個沒有領兵征戰,參謀一方的經歷?
豫州地處前線,是朝廷的北大門。這種情況下,莫不如換上賢能之人前來,才能保證朝廷北方大門無礙。
司馬鄴想的挺好,結果他的話出口,滿朝文武,除了溫嶠與竟陵王司馬懋之外,竟然無一人贊同。
原本,竟陵王司馬懋在朝中擔任大將·軍,後來姚裕立司馬鄴登基,由衛將·軍遷為大將·軍,那司馬懋官貶一等,被任命為驃騎將·軍。
為此,司馬懋心裡就做下仇了。
如今司馬鄴直接說出更換豫州刺史的人選,司馬懋制定舉雙手贊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