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年開春時節,姚裕的前軍雍據,姚豹,孔驍,沙摩松四員大將統帥兵馬三萬,緊逼丹陽,威脅建康城外的石頭城。
獲知這個訊息,司馬睿派遣王敦統帥兵馬迎戰。
雙方在石頭城外展開拉鋸戰,一開始,王敦還覺得不過如此,姚裕的攻城手段,也就一般般嘛。
然而,當索弘利用水道將江陵城中各種攻城器械送到前線的時候,王敦頓時感覺到壓力激增。
那各式各樣的攻城車,衝車,雲梯,投石機,井闌等出自姚政之手,又得到了姚裕改良之後的攻城器械被搬上戰場,石頭城一日之間,三次易手。
若非是王敦豁出去,捨出了大量將士的性命以血肉之軀死戰,怕是石頭城早已經易主,屆時,姚豹等人也能將兵峰順利推到建康城下。
獲知石頭城站戰況緊急的司馬睿慌了神,問計於王導。
後者沉吟一番,向上諫言道:“殿下,此時只有放棄吳郡與會稽,將二郡的兵力抽調回過來,保住丹陽。”
“那,那吳郡和會稽不要了麼?”
“不要了,此二地相比較丹陽,利用價值太少了,有丹陽在手,我們還可以繼續控制江東。但若是丹陽郡丟了,吳郡和會稽就成了飛地了。被姚裕吞併,不過是早晚的事情。”
說是這麼說,但司馬睿還真不捨得放棄吳郡和會稽。
一來,這地方是江東本土世家的老家,自己若是放棄了吳郡,那些在王敦王導兄弟運轉下支援自己的世家同樣也會拋棄了自己。
其次,司馬睿還真沒有這個決心壯士斷腕。
這不麼,他猶豫了半天道:“先生啊,要不咱們還是從徐州抽調兵馬前來吧。”
王導聽了連忙阻攔:“萬萬不可啊殿下,徐州作為我軍大本營,若是抽調走了過多兵馬。此地就會空虛了。萬一有什麼變故,我軍連退路都沒有。”
“那,那也不能放棄江東世家啊。好了先生,我意已決,不用再說了。”
說著,司馬睿就下令留守徐州的次子司馬裒,統帥徐州三萬步騎兵南下,支援建康。
至於司馬裒走後的徐州軍政大權,則全都交給三子司馬衝掌管同時,讓胡湖領兵輔佐。
說實在的,司馬睿長子司馬紹,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明帝此時不過才十五歲的年紀,他的次子三子一個十四,一個十三。
這麼大點的年紀懂的什麼軍國大事?
是,司馬睿次子司馬裒,在歷史上還與祖逖一起參與過北方石勒,後來死在了軍中。
但現在,司馬裒年紀還小,總以為打仗就是過家家一樣。
他率領三萬人南下這一路上,大展旌旗,炫耀聲威。給沿途百姓,折騰的欲死欲活。
司馬裒領兵南下的訊息傳到了姚裕耳中,這讓姚裕忍不住笑了。
只見中軍帳內,姚裕主位上安坐,下面依次排開度支尚書姚慶,大將·軍府參軍孫奕,安東將·軍祖逖,右將·軍沈承,龍驤將·軍王玄策,橫江將·軍連濬,揚武將·軍吾固,偏將·軍姚恭等荊州一眾英才。
“我原以為司馬睿會壯士斷腕放棄了吳郡與會稽,萬沒想到,這卻是個目光短淺之輩。他丹陽都堅持不住了,還不肯抽調吳郡與會稽兵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