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是乎,劉乂就趕忙謙讓,並請劉聰登基稱帝。
向來性格陰鷙的劉聰在這一刻也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。
不過那句話怎麼說來了,又當又立。
哪怕他明明很想做這個天子,但依舊不能表現的過於明顯了。
於是乎,他就和劉乂來了個三次三讓的戲碼,最終,在平陽北郊,登基稱帝。並追諡劉淵為文皇帝。
上位之後的劉聰,為了拉攏邊疆重臣,順帶著轉移國內對自己不滿的聲音,當即,敕封始安王劉曜為相國,雍州牧。徵東將·軍石勒進位驃騎將·軍,封趙公,領冀州牧。王彌加封為徵東將·軍,御史中丞,領青州牧。
在用高官厚祿拉攏這些駐紮在外地的諸侯同時,劉聰釋出詔書。
詔書中,劉聰表示天無二日,國無二主,晉朝衰微,氣運已盡,自己奉天伐罪,拯救萬民於水火為由。命令劉曜統兵兩萬出弘農,石勒統兵步騎兵四萬下冀州進攻河內,自己則是與王彌帶兵三萬為後援,三路大軍集結,十月份之前,必須全部就位。
劉聰登基並且帶兵南下的訊息傳出,天下譁然。
除了提前知道了歷史發展的姚裕之外,任誰都沒有想到,劉聰從篡位登基到發兵,用了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。
一時間,朝堂慌亂,司馬越慌張下帶兵重回洛陽城,佈置防線。
至於姚裕,並沒有出兵的打算,歷史上,司馬越是擋住了這一次進攻。
自己也就不用那麼早出手了。畢竟距離永嘉之亂,那是下一年才發生的事情呢。
當然了,話雖然這麼說,但姚裕還是順水推舟的,讓集合在完成的高侃與全衍部眾做好了戰鬥準備。
如果司馬越這次扛不住,自己就趁勢殺入洛陽城中,在劉聰拿下洛陽之前,帶走羊獻容與司馬鄴,在江南建立朝廷。
當然,姚裕也給自己的行為找了個勤王的藉口,這又一次的,讓洛陽城中的司馬熾感覺到了姚裕的忠誠。
···
隆冬臘月天。
姚裕站在宛城城頭,眺望著洛陽城的方向。
從劉聰三路大軍出發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月。
司馬越佈置在河內與弘農的守軍分別被劉曜石勒擊敗,不得已,退守洛陽。
如今的洛陽城外,匈奴鐵騎肆意馳騁。
司馬越詔令賈疋與苟晞諸葛銓等人前來支援的同時,命令麾下心腹賈胤指揮大軍抵擋。
同時,他還派人向姚裕送來了求救信。
能看得出來,司馬越是真的堅持不住了。
這種情況下,姚裕就裝模作樣的派出了全衍高侃統帥一萬騎兵,騷擾劉聰的側翼。
只是讓姚裕沒想到的是,劉聰也不是好惹的,作為漢趙戰神的他,早有準備。
早在姚裕出兵的第一時間,他就命令手下大將劉景與趙公石勒統帥兩萬步騎兵屯駐密縣,提前階段了姚裕騷擾的打算。
雙方一日三戰,彼此傷亡不低。
到最後,都異常有默契的選擇了休戰。
只是等著洛陽主戰場出結果。
爭鬥持續了月餘時間,司馬越隱約有些堅持不住了。
戰報送到姚裕手裡,這讓姚裕忍不住皺起了眉頭。
按理說不應該啊,在司馬越的主政期間,洛陽城一共被圍攻了三次。
第一次是王彌,第二次第三次才是劉聰石勒他們。
也是在第三次,洛陽淪陷。